2019年8月22日 星期四

第十六篇   對作者的論述提出挑戰-顧問間的對話與挑戰


這一天林老師與廖顧問再次相約喝咖啡,距上次二人首次見面已過三個月,此次廖顧問(下文以"廖顧"稱呼)帶著滿滿的疑惑,應該說對林老師的強烈質疑而來,二人對話揭開林老師的TOC學習原點。

一、『工廠的瓶頸』與『工廠管理的真因』有差嗎?
「這三個多月來,無論在TOC觀念的理解或實務的應用,一定精進不少吧!」林老師探詢廖顧這段時間的TOC自我成長狀況。
「老實說,我來來回回又重讀了『目標』至少十遍以上,可是我還是無法彙整出書中闡述的二個核心問題、三個改善的概念。」廖顧語帶沮喪地說。
「所以你覺得『目標』書中內容的二個核心問題、三個改善概念都是我的"讀書心得"而已,並非高德拉特博士所要表達的原意,我說對了嗎?」林老師反問廖顧,並拿出筆電開機,展示以下的投影片。

「是!我必須坦承最近看完『目標』最後一遍之後,心裡只有一個答案:"這五個深沉道理絕對是林老師自編自導出來的",講白話就是吹牛硬掰的。」廖顧一邊笑一邊說。
「是喔?果真如此,學習TOC已有一段時間的粉絲們,以及與你同樣熟捻TP應用工具的顧問老師們不也有這種感受了嗎?」林老師也笑著回應。
「是啊~當然不相信林老師你這些"空話"!怎麼可能TOC『目標』在『工廠管理』有這麼簡潔的結論!在遇到林老師之前,我自認邏輯思考的能力不差,TP應用工具又那麼純熟,堅信『工廠管理』存在一大堆的問題,每一間工廠的『核心問題』都不一樣,不是嗎?」廖顧把一群TOC顧問老師的心聲都說出來了。
「是這樣嗎?我以『目標』的內容重新改寫你的說法:"『工廠管理』有一大堆的問題,但是『核心問題』應該只有二個,而每一間工廠的『瓶頸(制約、限制)』都不一樣!理解嗎?」林老師一句一句很緩慢地說明,並等待廖顧的發問。
…………….」廖顧仔細思考片刻並無發言,因為只同意一半。
「你曾經用TP工具,例如,使用"衝突圖"去分析『工廠管理』的二個『核心問題』,然後幫工廠提出解決的方案嗎?」林老師繼續問。
「沒有!」廖顧回答。
「那麼你怎麼切入的呢?」林老師問。
「先帶著工廠的管理者提出曾經發生過的種種問題,利用邏輯因果關係或者作業流程找到問題的核心,或者應該稱為瓶頸(制約、限制)比較恰當,然後用一些改善手法對瓶頸提出的對策。」廖顧邊思考邊說明。
「所以你先找這間工廠的『瓶頸』,通常『瓶頸』問題可以被解決嗎?」林老師問。
「可以的,瓶頸解決之後,馬上接著面對『新的瓶頸』。」廖顧答。
「非常好!你輕易解決這間工廠的『瓶頸』問題,那麼這間工廠的『工廠管理』問題被解決了嗎?或者我應該問:你打算解決這間工廠的『工廠管理』問題嗎?」林老師再問。
「當然打算解決『工廠管理』問題,…………我會導入DBR排程方式……我會在瓶頸之前設緩衝量……….」廖顧一邊想一邊支支吾吾地回答。
「聽你回答得這麼不流暢,也不肯定,表示你在『工廠管理』問題的解決仍有遲疑。林老師說。
…………….」廖顧表情凝重,不是很同意林老師的說法。
「按照你的邏輯能力,你應該先說明『工廠管理』問題的"真因",然後應用TP工具解析"真因"幫我們(工廠管理者)指點迷津,而不是『工廠管理』問題"真因"八字都沒一撇,就下了一堆解決的對策。同意這樣的邏輯順序嗎?林老師和緩地說明。
「同意!所以解決『工廠的瓶頸』與解決『工廠管理的真因』是二件完全不相同的議題,是嗎?」廖顧表達個人的理解。
「是的,完全不同的議題!」林老師繼續問。
「讀了幾十遍『目標』內容,羅哥帶著管理團隊不斷地解決『工廠的瓶頸』,從頭到尾也讀不到有關『工廠管理的真因』,林老師的二個『工廠管理』『核心問題』根本就是瞎掰出來的。」廖顧放鬆心情片刻後邊笑邊說。
「哈!哈!完全被你說對了!之前我花了20年時間,讀了二百遍以上『目標』內容,還是掰不出『工廠管理』二個『核心問題』」林老師笑著說。
「所以林老師是"抄襲"別人的!」廖顧瞇著眼睛陶侃林老師。
「哈!又被你猜中了!我是三年前"抄襲"來的!」林老師還以顏色大笑說。
抄"誰"的?」廖顧很好奇的期待林老師的答案。


二、重回TOC學習的出發點
林老師一邊回憶一邊緩緩道來
「學習、實踐、分享以及教授TOC知識、手法與經驗整整二十年之後,三年前突然腦袋浮現一個疑問:過去的二十年我說了,教了,也做了那麼多有關TOC工廠管理的事情,照道理這些事情都是為了解決工廠管理問題的"真因",可是為何我無法堅定地說出"工廠管理的真因"呢?而且真因必定只有一、二個而已
「林老師接觸TOC『目標』二十年之後才問這個問題,未免太遲了吧!」廖顧笑著說。
「說得也是,那時候早已確立24小時盯瓶頸』『工單的限制投單』以及『流線化生產方式』三個"改善行動",我要強調,當時還沒領悟出它們只是"概念"而已,我以為它們都是工具、手法,所以才稱呼"行動"。」林老師繼續說。
「所以林老師心中先有三個"改善行動"之後,才開始思考它們是在解決工廠管理的"那些真因",對嗎?廖顧
「是的!那時候我自己對"真因"的認知也是二個,一是"個人效率是殘害營業額的最大殺手",二是"流動的管理"才是工廠管理的重點所在。林老師說。
「第二個"流動的管理"是TPS的經典觀念,林老師抄襲TPS的觀念喔!」廖顧說完又笑了。
「又被你猜中了!那時年輕(其實不年輕了)不懂事,還很自以為"已經將TOCTPS融合了呢!林老師回想多年前的不成熟,也笑笑地回答。
「後來如何利用抄襲獲得『個人效率的迷失』以及『生產批量的錯誤思維』的答案呢?」廖顧越問越開心,硬要抓出林老師的把柄。
「那時花了一周想破頭也沒有答案,突然靈光乍現,回想1996年開啟TOC學習之旅的二天課程,當時沒聽過『目標』就去上課了,依稀記得課堂吳鴻輝老師以及課程講義曾經提到,於是在書架上找出這一本」林老師說完,從包包裡拿出一本"Production The TOC Way"的學習手冊,如下圖。

林老師翻開第一頁(如下圖),然後說:
「這是二天的工廠模擬課程,上完課之後,我還購買了二十套學員的學習手冊,以及一套講師手冊,包括模擬工廠的軟體,回到公司自己擔任講師,對內部主管開課,因為版權關係,只有不到20人上過。

「課程教材林老師保留了二十多年了,果然是TOC的鐵粉,不簡單。」廖顧驚訝地說。
「是的,當時我保留了一本學習手冊,現在已是新版了,網路上可以買來自學,價格不貴,建議有教學經驗的老師從旁帶領學習,效果比較好。」林老師一邊說一邊打開電腦,上網找到如下一張圖。

「那麼這堂課有提到二個工廠管理的核心問題:『個人效率的迷失』以及『生產批量的錯誤思維』嗎?」廖顧很嚴肅的提問。
「時間隔太久了,沒印象,一直到三年前重新翻開這本"Production The TOC Way"學習手冊,終於道理全通了,也確定了TOC『目標』有關工廠管理的二個核心問題。」林老師很激情地回答。
「手冊中真的提到了嗎?」廖顧語帶疑惑地詢問。
林老師停頓了一下,翻開手冊其中一頁,然後說:
「是的!學習手冊指出管理工廠的人,都會出現二種"症候群",第一種是"效率"症候群,我改寫成『個人效率的迷失』。」


★註、基於版權考量,所有附圖說明文字已馬賽克,T粉可逕自購買原版書學習。

林老師繼續翻開至另一頁(如下圖),然後說:
「手冊中,使用二張的現況圖來說明以"效率"管理工廠造成客戶的不滿意,也利用這一頁(如下圖)中鍊條的"重量"以及"強度",來說明的傳統"成本觀"與TOC"有效產出觀"的差異。

林老師再翻開另一頁(如下圖),繼續說:
「這一頁指出工廠的第二個"症候群",稱之為"批量"症候群,我將其改編成『生產批量的錯誤思維』。」

林老師繼續翻開另一頁(如下圖),說:
「手冊應用二張衝突圖來說明"批量"症候群,第一張傳統"成本觀"之下,存在著"增大批量"與"縮小批量"的衝突。」

林老師接著展示另一頁(如下圖),說:
「第二張衝突圖在TOC"有效產出觀"的世界,"增大加工批量"與"縮小移轉批量"二者沒有任何衝突的。」

林老師停頓片刻,然後問廖顧:
「對於工廠管理的二個問題核心:『個人效率的迷失』以及『生產批量的錯誤思維』的出處,心中還有任何的懷疑嗎?
「沒有了!原來高德拉特博士早已在此套模擬課程中,指出工廠長久存在的『效率』以及『批量』的症候群,為何很少有TOC顧問老師斬釘截鐵地說:工廠管理的問題根源僅二個,『效率』『批量』」廖顧回答並補充說明。
「你認為呢?連我自己都很懊惱,為何要花費20年工夫之後,才敢大膽寫下來,大聲說出來了。」其實林老師非常開心,因為找到答案的一剎那兒,TOC的基本功總算修練有成了。

三、印證TOC『目標』三個改善概念
二人喝著熱咖啡,稍事休息後,廖顧又開始窮追猛打地提問:
「課程中或者學習手冊中應該會提到解決的方案吧?
「當然有了。」林老師一邊翻手冊一邊回答。
「內容與林老師展示的三個改善概念有差異嗎?」廖顧問
林老師想了一下,很認真地回答:
「我彙整TOC『目標』的三個改善概念是24小時盯瓶頸』『工單的限制投單』以及『流線化生產方式』,而手冊上提供的解決方案包含了幾個不同於傳統的作法:
(一)   找出瓶頸的製程,而且只需要注重瓶頸的效率
(二)   其他非瓶頸不管效率,有料就快快做,沒料停機無所謂
(三)   實施DBR(1)僅對瓶頸製程的工單排程 (2)計算每一張工單的瓶頸緩衝及決定首站投料時間 (3)嚴守投料的時間
(四)   移轉批量從15個,轉變成"有多少就轉多少,一個也可以移轉"
當時,課程最後就是以這四個原則經營模擬工廠,而且很輕鬆地獲得前所未有的財務績效,客戶滿意極了!」

「這幾個不同於傳統的作法能夠相容於三個改善概念嗎?」廖顧問
「你來判斷吧!」林老師反問廖顧。
「很容易判定,(一)、(二)屬於24小時盯瓶頸』的改善概念,(三)DBR屬於『工單的限制投單』改善概念所發展出來的工具手法,(四)應該屬於『流線化生產方式』的範圍。」廖顧很悠哉地回答
「到目前為止對TOC『目標』的三個改善概念:24小時盯瓶頸』『工單的限制投單』以及『流線化生產方式』,還有任何疑問嗎?」林老師再問。
「有的,感覺(四)移轉批量變成一個,它應該只是『流線化生產方式』的極小項目,『流線化生產方式』包含的範圍應該很多、很廣才是,我的看法正確嗎?」廖顧提出疑問

林老師邊說邊從電腦找出"工廠管理的教戰守則"的以下內容(如下圖),說
「在我的課程所發放"工廠管理的教戰守則"中列出了五個原則,下次見面,期待你研讀之後的分享了



於桃園家中
08/23/2019
後記 :
本文也是改編自近日的真實事件,描述作者與正在學習TOC的顧問一對一研討,該顧問對於作者針對『目標』書中內容所提出的二個核心問題、三個改善概念,表達了"完全地不認同"感,於是在二人的對談當中,作者自我揭露所彙整的工廠管理二個核心問題之出處,同時也驗證三個改善概念的有效性,最終這位顧問是否解開心中大大的不認同感,已經不是很重要了,因為二人的TOC學習之旅又往前踏了一步!

另一個方便閱讀的網頁: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06 看醒悟學供應鏈管理學習到了沒

一年的 TOC 學習即將結束,如果你無法在短短的 30 分鐘之內,使用" TOC 的語言"將『醒悟』書中 〝 供應鏈管理 〞 的演進說得流暢的話,必須承認自己的不足,看清自己尚未完全踏入 高德拉特 博士 TOC 『醒悟』的世界! TOC 的"觀念"難以被一般人所接受,無法進一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