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3月8日 星期二

論醫學發展與工廠管理的異同(一)(又談〝清晰地思考〞)


一、辨別『因』與『果』
「林老師你說西醫都沒有『對症下藥』,都是『頭痛醫頭、腳痛醫腳』開處方的方式,可以用簡單的比喻再說明清楚嗎?」一位熱愛中醫的企業界資深江經理提出了一個問題。
「我們用工廠管理的案例來說明,一個營運不好的工廠,通常會有那些問題發生?」林老師問。
「這個太簡單了,即使我沒接觸過這個工廠,只要營運不好,就一定有以下九個問題,1.品質不好 、2.成本太高、 3.客戶抱怨多、 4.工安事件多、  5.效率低、6.紀律差、7.產品信賴度差 、8.5S做不好、9.存貨太高,這是工廠管理共識課程中的內容。」江經理回答。
「如果你是該廠廠長,你會從那一項著手改善?」林老師問。
「從『紀律差』開始改善,先建立紀律的文化。」江經理答得很順。
「為何你會從紀律差開始?」林老師再問。
「因為『紀律差』是這九個問題的『真因』或者稱之為『問題的根源』,它是通過因果關係圖而獲得的結論(附圖)。」江經理回答。


「所以『紀律差』是『因』,其他八個是『果』,從因果關係的邏輯來看,唯有『因』才能產生『果』,對不對?」林老師問。
「是的!『凡事必有因』,『因』才能產生『果』,『果』是無法產生『果』的。」江經理邊思考邊答。
「很好!我們工廠在運作過程,現場經常都會出現很多的『果』,我們稱之為……?」林老師停頓一下等江經理回答。
「『異常』!」江經理接著答。
「你期待工程師到現場解決『異常』的現象呢?還是解決造成這些異常的『因』呢?」林老師問。
「當然是解決『因』啊!」江經理大聲回答。
「如果你解決的不是真正的『因』,只是解決了『果』,二者之間會有什麼差異呢?」林老師提問。
「如果解決的是『真因』,愈多的『異常』就會消失掉!」江經理回答。
「如果工程師到現場只解決『一個』異常現象,例如機械漏油,他用膠帶貼在漏油的地方,你能夠確定他是針對『因』來改善的嗎?」林老師再問。
「不能!這只是解決『果』,『頭痛醫頭、腳痛醫腳』而已!」江經理很快地回答。
「當你頭痛時,大部份的西醫都會開『止痛』的頭痛藥,胃痛開『消炎』的胃藥,眼睛痛開舒緩劑,最慘的是發現你有腫瘤,就建議你住院開刀割除,糖尿病指數偏高就開藥吃,讓你長期依賴它,西醫的醫療不都是這樣子嗎?」林老師問。
「是的!」江經理回答。
「所以『異常』需不需要處理?」林老師再問。
「不需要!真正需要處理的是『因』!」江經理回答。
「那麼你所任職的工廠,經常在處理『異常』嗎?是否都針對真正的『因』來做改善呢?」林老師質問。
「啊!幾乎都是針對『果』來下對策,我們大陸工廠的生產單位很強勢,一旦客戶端發現品質問題,就推託是工程、設計或材料問題,搞得這些工程師們必須〝猜測〞發生的原因,真實狀況就是現場作業人員出錯造成的,流動率高,新人訓練馬虎,急於上線所造成。看來訓練單位沒有遵守『紀律』,讓沒有戰鬥能力的新人上戰場。」江經理緩緩敘述他的工廠實況。
「沒錯!工廠管理與醫學發展道理相通,使用專注在『果』的管理系統,終將走入死胡同,對工廠營運及醫學發展都有負面效果的。」林老師結論。

二、目標(觀念)不同,結果大不同
「可是,醫院就是依賴藥的使用量以及開刀人數來增加收入的啊!」江經理提出疑問。
「你說的沒錯!如同管理工廠,如果以『高效率』為目標,每一部門就各自為政,追求局部的最佳,本位主義興盛。當醫院以『賺錢』為目標的時候,醫生收入也就以開藥量以及開刀數作為評量標準,而且這種現象在西醫的醫院最為明顯!」林老師說明。
「所以醫生現在都習慣以『果』來治病,有一回我父親的左手麻了,去看西醫,醫院立即安排做斷層掃描,醫生看著檢驗報告,告訴我說是脊椎神經被壓迫,必須開刀,還威脅不開刀後果很嚴重,以後四肢無法正常活動,更扯的是,開刀還不一定會成功,要簽切結書的。一般家屬聽到四肢無法行走,一定馬上動受術,我是不同意的,父親也不過是手麻而已,幹嘛要開刀!」江經理激動地回答。
「後來你父親的手麻如何處理?」林老師再問。
「就請醫生開藥,回去休息幾天也就沒事了。現在想想,搞不好連藥都不必吃,休息幾天就會好,醫生只想多開藥幫醫院賺錢,不會考慮吃藥對病人是多餘的負擔!」江經理有點氣憤地回答。
「你滿聰明的!知道衛生署公布國人十大死因的前三大:(1)惡性腫瘤(2)心臟疾病(3)腦血管疾病。有多少惡性腫瘤也就癌症患者曾經開過刀的?他們不是開刀當時死了,要不是手術有化療不久後又復發,終究還是死了。雖然沒有統計數字出來,一定很高!只要對『果』醫療,終究無法根除,還會再重複發生。這一點與工廠管理的現象是一致的,沒有找到異常發生的『真因』就去改善,同樣的異常還會持續發生的!」林老師進一步解釋。
「是啊!不知道西醫的醫學發展為何淪落到這種地步?」江經理有點悲哀地回答。

「問題出在醫生的行醫目標,例如以『賺錢』或『救人』二個不同的行醫目標,醫學的發展方向就相差很大了。」林老師說。
「不是很懂,如何解釋?」江經理提出疑問。
「要『賺錢』必須多開刀,多開藥量,所以器官能夠分得愈細,就有更多機會發展開不同器官的開刀技術,精密的醫學設備產業就更發達了,同時藥廠也可以針對不同器官發展不同的藥品,另外還可發展更多高科技的醫學檢驗設備,藉由神奇的指數可以看到『潛在』的疾病,讓你早日治療與處理。這就是以賺錢為目地的『頭痛醫頭、腳痛醫腳』、以『果』為醫學發展的方向。」林老師說。
「有道理!看來擠破頭想當醫生的學子,絕大多數不就是因為當醫生可以賺更多錢,才去考醫學系的。那麼工廠管理如果以『高效率』為出發點,又如何呢?」江經理問。
「當一間大廠以『高效率』為經營目標時,各部門解讀成各部門都要發揮自己的高效率,將所有部門的高效率集合起來,工廠的營運就能夠變得更好。於是乎引進效率相關的獎金,開始計算各製程、個別作業員的效率,也引進衡量『個別部門』的績效考核制度,例如KPI等,最後形成『部門主義』及『追求局部績效』等文化,一旦有問題發生就相互推諉,不尋求真因,深怕真相出來,自己必須承擔責任,考績被打差,獎金變少,造成人人為求自保,忽略工廠整體目標,於是逐漸走向敗亡之路。可以理解嗎?」林老師說明。
「可以的!」江經理答。
「不過仍然有許多以『救人』為目標的醫生存在,而且他們的醫學發展的方向大不同。」林老師提出見解。
「他們是誰?發展方向如何不同?」江經理很疑惑。

「古老的中醫師們,就是以行醫救世,救人一命為使命,同意嗎?」林老師問。
「同意!只是我不知道當時中醫的醫學發展如何?」江經理提出疑問。
「古老沿用至今,中醫的醫療大原則是『一針、二灸、三用藥』,與現代西醫完全不同的關鍵觀念在於『一針』。舉例說明,例如平時你人看起來也好好的,都有運動,但今年的健康檢查後,X光片顯示大腸有腫瘤,可是你人沒有任何『症狀』,生活也無不便,但西醫卻可以針對檢查報告提出開刀的治療。中醫就不行了,他一定要『親眼看到』或『聽到患者說』的『症狀』,問清楚哪裡痛、哪裡癢或者哪裡不舒服之後,才開始下針。你覺得二者醫學的發展方向相差有多大了嗎?」林老師問。
「真的太大了!一個要看到或聽到『患者的症狀』,另一個卻能夠以健康檢查報告的內容,例如大腸腫瘤、糖尿病指數或者癌指數,即使當下無任何病痛的症狀,依然可以下決定對你治療。真的太不一樣了!但是這些數值要如何解釋呢?」江經理提出很大的疑問。
「這不就是剛剛前面討論的『異常』嗎?你想古代沒有高科技的精密儀器來檢驗,老百姓是如何看待這些異常呢?」林老師問。
「老百姓看不到,所以指數高不高與身體的不適連結不起來,身體內部的腫瘤也看不到,腫瘤是否對身體造成不適也連結不起來,老百姓只知道當有不舒服的『症狀』才需要去找醫師。難道『沒有任何症狀』的『異常』不必理會它嗎?」江經理不是很肯定地回答。
「就是這樣!不需要處理『異常』!咱們中醫不處理『異常』,因為他們知道其實這些『異常』都是人體『老化衰敗』的『自然現象』,機器用久了,總會磨損、殘缺一角,不是嗎?腸子用久了,有一些廢物堆積形成腫瘤,正常啊!如同頭髮用久了會變白,你會視『白頭髮』是一種疾病嗎?只要沒有影響正常作息,『異常』沒有處理的必要,因為它是『老化衰敗』的『自然現象』。」林老師不斷加強語氣地說明。
「有道理!」江經理回答。

三、以『果』發展的管理系統,漏洞百出
「不過,現代人愈來愈聰明,懂得如何擺脫『異常』。」林老師提出一種普遍的現象。
「真的嗎?我也要學!」江經理回答。
「你早就會了!當你決定做健康檢查的前一段時間,你會開始做什麼事情?」林老師問。
「哈!哈!調整飲食,口味清淡,多吃青菜;開始運動,早晚跑步,偶而游泳。深怕到時檢查報告上面一片紅字,丟臉丟大了!」江經理笑著回答。
「等健康檢查完後,你又回復到原本的作息,生活一樣照過,也沒有疾病,也很自在快樂,感覺很健康啊!其實這時體內的許多『異常』,對這些檢驗儀器而言是檢查得出來,而且超標很多,只是檢查當時你作弊,蒙蔽了儀器。有沒有道理?」林老師詼諧地問。
「有道理!所以體內有許多的『異常』,它與疾病或症狀一點兒關係都沒有,這樣下結論,對嗎?」江經理提問。
「是的!有一位中醫,張醫師近十多年來,長年在世界巡迴演講,推廣正確醫學觀念所提出來的結論。」林老師答。

「那麼工廠管理上,也會有人懂得蒙蔽『績效考核』的制度,擺脫那些『異常』嗎?。」江經理問。
「如果每天下班前,必須統計產出數量與投入的工時,然後結算效率表現,隔天早上要在晨會上被檢討,月底根據結果發放績效獎金,在這樣的管理方式之下,你會採取什麼動作?」林老師問。
「哈!每天下班前調整數字,至少都要調到100%甚至以上,如果投入太多的工時,就撥一些到『除外工時』去,可以放在維修停線、材料不良或者換線等項目去,很明顯這些數字都是造假,但只要能讓自己個別效率變好,不會扣到自己個人的效率獎金原則之下,其他對於工廠整體有何影響,無所謂!」江經理苦笑著回答。
「每年快到年終考核的時候,你的行為有如何改變?」林老師再問。
「每天故意比老闆慢一點下班,也比老板早一點來上班,做事積極一點,有時故意到老板辦公室,假裝進度報告,實質是在向老闆邀功,告訴他,我很努力喔!考績要打好一點喔!」江經理笑著回答。

「明白了吧!工廠管理與醫學發展這二種領域只要以『果』當作發展方向,就會發生『造假』以及『蒙騙』新系統或新儀器的亂象。可以理解嗎?」林老師問。
「可以!照此邏輯推論,我們人體內充斥著有許多的『異常』,但是這些『異常』與疾病或症狀一點兒關係都沒有,這樣的結論,對嗎?」江經理仍然懷疑這樣的結論。

「對的!這位張醫師數十年的行醫臨床累積的經驗,以及十多年來的演講、推廣,幾乎顛覆了整個西醫的概念,得到的結論的確如此!」林老師答。
「所以本來人好好的,在完全沒有任何病痛或症狀的情況之下,只憑X光照出來有腫瘤,就開刀割了它,不就等於做白工,甚麼疾病都沒解決嗎?反而身體還被動了一刀,體能消耗之多不在話下,再加上後續的化療,過著生不如死的日子,不就等於白白活受罪了嗎?」江經理非常驚訝地提出一連串的問號。
「你終於了解了!同理,當儀器檢查出你的糖尿病指數太高,醫生開藥給你,你還要吃嗎?」林老師留下一道題目,讓林經理自己思考。


於桃園自家
03/08/2016


後記 :

本文是作者以醫學發展與工廠管理二種不同的領域作為題材,討論二者如何以『因』或『果』來解決自身領域所存在的問題,期望讀者以超然的角度,循序漸進地探索作者如何在『異』中尋求『同』的過程,原來不同領域的實務應用,其背後基本的邏輯是一致的──只要你能夠『清晰地思考』。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06 看醒悟學供應鏈管理學習到了沒

一年的 TOC 學習即將結束,如果你無法在短短的 30 分鐘之內,使用" TOC 的語言"將『醒悟』書中 〝 供應鏈管理 〞 的演進說得流暢的話,必須承認自己的不足,看清自己尚未完全踏入 高德拉特 博士 TOC 『醒悟』的世界! TOC 的"觀念"難以被一般人所接受,無法進一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