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5月4日 星期一

第二十二篇   理解"聚焦五步"之後,行動大不同


一、實際案例的自省
蔡顧與林老師進行分隔二地的視訊研討,蔡顧打出以下投影片(如下附圖所示),說:
「這是我朋友開設的工廠,他請了TOC顧問進廠輔導。」
01
「你知道這間工廠面臨了那些問題嗎?」林老師提問。
「不是很詳細,我只知道來自外協的問題比較多,因為交易金額只占外協廠極小的部分,配合度不高,研發新產品時,都會造成外協廠的打樣工時太多,即使打樣價格提高許多,對外協廠而言依然不划算,當進入量產階段,外協廠非常不喜歡既多樣又少量的訂單,往往將這種訂單的優先順序往後挪,或者插"空隙"生產,造成廠內的裝配線現場無法"齊套"生產,裝配線常常做做停停,在非常不好掌控料況的情況之下,造成客戶交期的延誤。」 蔡顧一邊回想他的朋友,也是工廠老闆的描述。
「清楚問題的嚴重性了,所以你朋友聘請的TOC輔導顧問如何進行改善活動呢?」林老師問。
「目前已經進行一個多月而已,顧問進廠調研之後,認為外協廠是瓶頸,目前有大約有20間的外協廠提供鐵件、表面處理以及配件模組。」 蔡顧沒有聽到林老師有回應,繼續說:
「這位TOC顧問與我朋友(老闆)討論的結果,認為應該專注在外協廠的改善,所以準備集合這20間主要外協廠商,集中教育訓練,透過學習到有關TOC的知識與工具,結合眾多外協廠商們共同找出問題核心,以及解決方案,當然我朋友(老闆)的幕僚團隊,例如負責供應商管理的採購、生管以及品管也會一起參與其中。」
「這樣專注於瓶頸的改善,有什麼不對嗎?」林老師反問。
「沒有不對的地方,希望學習到更多TOC顧問的輔導經驗。」蔡顧回答。
「好的!我們單純就"學習TOC"的角度切入,這位TOC顧問專注於瓶頸改善的方式,真的符合TOC的精神嗎?」林老師提出質疑。
……………」蔡顧一時之間聽不懂問題的本意,沉默片刻。
「我的意思是說:這樣的專注於瓶頸的改善,是否遵循"TOC聚焦五大步驟"了嗎?」林老師再次補充說明。
「喔~~原來可以用"TOC聚焦五大步驟"來檢視實務做法,這應該非常容易去判斷的!」蔡顧非常有自信地回答。
「你確定自己已經熟捻"TOC聚焦五大步驟"的內涵了嗎?」林老師持高度懷疑的語氣問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」蔡顧遲疑一下,沒有立即的回答代表"對TOC的信仰不夠堅定"。

二、第一步驟直接跳至第四步驟,可以嗎?
蔡顧沉默片刻之後,螢幕上分享一張投影內容(如上下附圖所示)給外地的林老師,然後說:
「其實,上個月與林老師研討有關TOC聚焦五大步驟的辨識之後,確實無法突破第二步驟與第四步驟的疑惑,二者之間到底有何明顯的差異呢?」
02
「看來必須先解開你心中對TOC聚焦五大步驟的疑惑之後,才有"資格"檢視你朋友工廠的TOC導入方式了。」林老師無奈地說明。
「同意!我如果不懂TOC聚焦五大步驟的真義,根本沒資格對TOC案例做任何的評論。」蔡顧很嚴肅地回答。
「那麼直搗你的疑惑之處:"為何TOC改善不能從第一步驟直接跳至第四步驟呢?",對嗎?」林老師繼續問。
「是的!如果可以輕易從第一步驟直接跳至第四步驟,為何不做呢?」蔡顧重申心中的疑惑,曾經好長一段時間的TPS輔導經驗,堅持"追求每一製程的穩定",只要"碰到任何問題,立即解決"的改善信念久久無法逝去,那裡需要考慮別人的"全力配合"或是"瓶頸的充分利用",帶著所有部門共同解決全廠所有的問題就對了。
「可不可以從第一步驟直接跳至第四步驟,那一位專家說了才有"公信力"?」林老師反問蔡顧一個業界總會挑戰的問題。
「林老師說了算~~~」蔡顧語帶詼諧,而且故意用誇張的語氣回答說
「真的嗎?我說了,你真的打心裡相信嗎?」林老師也故意笑著反問蔡顧。
……….啊!高德拉特博士!」蔡顧停頓了一會兒,突然靈光一現地回答。
「沒錯!而且他老人家早已經將答案公諸於世了!」林老師補充說明。
「是嗎?果真答案已經公諸於世,那麼一定寫在『目標』書中了。」蔡顧猜想後回答。
「猜對了!請你重讀『目標』第19章內容,然後提出你的答案,同時列舉書中的"有力證據"才行喔!」林老師說完離開泡咖啡去。

經過15分鐘之後,蔡顧說:
「我在『目標』第19章所獲得的答案是"可以直接跳到第四步驟"!」
「證據呢?」林老師反問。
「證據是鐘納尚未拜訪羅哥的工廠之前,就已經先在電話中詢問羅哥:『 好吧,你有沒有試過利用其他資源,來減輕瓶頸的負擔?』,這是鐘納提供給羅哥"第四步驟"的做法。」蔡顧很認真地回答。
「正確的判定!那麼羅哥在電話中如何回答呢?」林老師繼續問。
「哈~~羅哥回應:『你是說分擔一些生產工作嗎?沒有辦法,這些是工廠裡僅有的這類型設備。』」蔡顧笑著回答。
「鐘納聽完,如何回應?」林老師又問。
「哈~哈~鐘納完全沒輒,面對羅哥簡直是"對牛彈琴",只好當晚飛到羅哥的工廠,這才開始第一次TOC聚焦五大步驟的現場指導,而且指導的是"第二步驟"的做法,不是"第四步驟"喔!」蔡顧提高語氣強調地回答。
「為何鐘納到現場指導的是"第二步驟"的做法,而不是"第四步驟"呢?」林老師繼續問。
「因為羅哥說"沒有其他可用的資源",鐘納就無從指導"第四步驟"了!」蔡顧回答。
「看來,鐘納電話中只問羅哥"是否有這類型設備來減輕瓶頸的負擔"一個問題,鐵定有特殊的理由才對呢?」林老師刻意反問。
「當然!理由清楚不過了!"利用同類型設備來減輕瓶頸的負擔"的第四步驟做法最簡單不過了!」蔡顧憑直覺回答。
「喔?你的意思是說:"第四步驟的做法最簡單!"嗎?」林老師刻意重複再反問一次。
「沒錯!第一步驟直接跳至第四步驟的做法,最簡單!」蔡顧這次思考後回答。
「真的簡單嗎?你再回去讀的18章,然後告訴我真的很簡單嗎?」林老師繼續提問。

又經過15分鐘,蔡顧內心深覺過去研讀『目標』的不夠深入,充滿驚訝的表情說:
「原來羅哥的工廠早就存在有"同類型的設備"可以減輕NCX-10的負擔"了!」 蔡顧平靜地說。
「有何證據?」林老師又反問
「第18章敘述羅哥的工廠以前是用三台設備來加工,內容寫道:『每個零件的加工時間是第一部機器花兩分鐘,第二部機器花八分鐘,第三部機器花四分鐘,每個零件總共花十四分鐘。但是新的NCX -10機器能在十分鐘內完成這三個加工步驟。』!」 蔡顧朗讀書中原文。
「既然如此,為何羅哥自信滿滿地表示廠內沒有任何與瓶頸同類型的資源呢?」林老師繼續問。
「因為連同羅哥的經營團隊,所有人都不願重新啟動"效率低的設備"!根本無視於"無效率設備"的存在。」 蔡顧回答。
「那麼你仍然認為鐘納的問題:"利用同類型設備來減輕瓶頸的負擔"的建議,執行起來很簡單嗎?」林老師再次反問
「不簡單!而且超級困難!」 蔡顧回答。
「為什麼羅哥的管理團隊明明可以"輕而易舉、不用吹灰之力"地提升產能,卻完全無視於三台低效率設備的存在呢?」林老師繼續反問。
「因為"個人效率的迷失",讓他們"瞎了眼睛"看不到多餘的產能!一部NCX -10只要二人就可以架設完成,使用三台舊設備的話,需要三個人來操作,不但人的效率差,設備的產能也實在差太多了!」 蔡顧回答。
「正確答案!所以"真正的瓶頸"並不是工廠的NCX-10或三部老機台,而是……….?」林老師再反問。
腦袋裡錯誤的思維!它讓羅哥看不到三部老機台既有"清晰可見"的多餘產能!」 蔡顧很興奮地回答。
「沒錯!羅哥錯失了可以直接從第一步驟跳到第四步驟"的機會了!」林老師補充說明。
「看來是否看得見多餘的產能,決定在腦袋中"個人效率的迷失"的破除與否了。」 蔡顧說。
「知道"個人效率的迷失"與聚焦五大步驟的那一步驟相關嗎?」林老師又問。
「第三步驟的"全力配合"有關!」 蔡顧肯定地回答。
「沒錯!沒有"經過第三步驟的洗禮",即使有"清晰可見"的多餘產能,你依然視若無睹,更談不上實踐"第四步驟"了!理解其中的道理嗎?」林老師說完反問。
「理解了!看來羅哥一開始尚未進入TOC的世界,腦袋中"個人效率的迷失"讓他錯失了直接從第一步驟跳到第四步驟"的機會了!」 蔡顧回答。
「確實如此!所以重讀『目標』第1819章之後,你認為聚焦五到步驟"可以從第一步驟直接跳到第四步驟"嗎?」林老師再次詢問。
「可以的!前提是必須先打破自己"個人效率的迷失"!否則看不到"輕而易舉、不用吹灰之力""清晰可見"的多餘產能!」蔡顧說。
「完全正確!而且這些"輕而易舉、不用吹灰之力""清晰可見"的多餘產能有什麼特點?」林老師繼續補充詢問。
「是……….不必花錢!不需要花時間嗎?」 蔡顧思考後不太肯定地回答。
「沒錯!聚焦五大步驟當然"可以從第一步驟直接跳到第四步驟",但必須符合"不必花錢、不需要花時間"的原則!」林老師補充說明。
「"不花錢、不花時間"很困難吧?」 蔡顧持懷疑口氣回答。
「很難!除非…………」林老師故意停頓下來,等待蔡顧的回應。
「先打破了"個人效率的迷失",也就是先具備"第三步驟"的洗禮!」蔡顧慢慢地理解其中的奧妙之處了。
「你懂了!一旦懂了,那麼是否完全"不必花錢、不需要時間"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,實務上可以允許花少許的時間或金錢的,如同『目標』書中描述唐納凡打破了"個人效率的迷失"之後,僅僅付了運輸費用,就購入一台五十年代的設備麥格馬一樣,"鬆綁"了瓶頸NCX-10不少的負擔!清楚了嗎?」林老師補充說明。
「清楚了!」蔡顧回答。。
最後林老師做了總結,並結束研討主題:
「工廠使用TOC聚焦五大步驟的時候,可以從第一步驟直接跳到第四步驟的,但必須同時符合以下二個條件:
一、自己已經打破"個人效率的迷失"。(必須先經過第三步驟的洗禮!)
二、而且不必投資任何金錢或時間。(實務上,投資一點點的金錢與時間是沒關係的!)

三、第二步驟與第四步驟差異
「既然理解第四步驟必須符合二個先決條件:先"打破自己的個人效率的迷失",而且"不能投資任何金錢與時間",那麼第二步驟應該具備那些特點呢?」林老師複習上述結論並繼續提問。
「比照第四步驟來辦理,第二步驟也應該先"打破自己的個人效率的迷失",而且"不能投資任何金錢與時間"才合理!」蔡顧又憑直覺而且很流暢地回答。
「聰明!『目標』書中羅哥在第二步驟採取了許多的行動措施,你來確認是否符合以上的二個條件?」林老師提問。
「好的,羅哥首次第二步驟的行動措施,是針對瓶頸NCX-10實施用餐休息時間不停機。」 蔡顧的語氣聽起來很喜歡以實際案例來學習的樣子。
「那麼執行之前是否先行"打破自己的個人效率的迷失"了?」林老師繼續問。
「有的!羅哥破除了自己管理團隊的傳統錯誤觀念,同時也扭轉了工會理事們的"個人效率的迷失",之後才能實現用餐休息時間不停機的行動。」 蔡顧很興奮地回答。
24小時不停機的行動措施是否符合了"不能投資任何金錢與時間"的條件呢?」林老師繼續問。
「完全沒花一毛錢或一分鐘!工會理事們破除個人效率迷失之後,考量工廠瀕臨的困境,他們沒有任何時間的拖延,馬上就同意羅哥的作法,利用現有作業人員進行輪休吃飯休息,完全不用花任何一毛錢!羅哥太強了!」 蔡顧還是很興奮地回答。
「很好!現在你可以看清楚"打破自己的個人效率的迷失"以及"不能投資任何金錢與時間"這二條件的孰先孰後了嗎?」林老師繼續問。
「可以!必須"打破自己的個人效率的迷失"先行,否則羅哥不可能實現輪休吃飯休息不停機的行動措施,也就談不上"不能投資任何金錢與時間"了!」 蔡顧平靜地回答。
「為何要先做"打破自己的個人效率的迷失"這件事?」林老師繼續問。
…………因為"打破自己的個人效率的迷失"就是聚焦第三步驟"全力配合"的體現啊!」 蔡顧思考片刻回答。
「沒錯!想像一下,如果沒有"破除個人效率的迷失"也就是第三步驟加持的話,那麼第二步驟"充分利用"將會變成什麼面貌呢?」林老師繼續問。
…………難道變得"要更多錢而且更多時間"嗎?」 蔡顧緩緩地回答。
「或許吧!下一回以你朋友工廠的案例深入探討。此刻,先繼續探討羅哥其他第二步驟的行動措施吧!」林老師繼續提問『目標』的情節。
羅哥還將品質檢驗的作業移至瓶頸NCX-10之前執行。」蔡顧補充回答。
「它是否符合"打破自己的個人效率的迷失"以及"不能投資任何金錢與時間"的條件?」林老師繼續問。
「是的,完全按照應有的優先順序,先讓品管部門"打破自己的個人效率的迷失",才能違反傳統最後成品才進行品質檢驗的規則,因為只是將品管人員移動到不同製程位置而已,完全"不須花錢而且不費吹灰之力"。」 蔡顧回答。
還有其他做法嗎?」林老師繼續問。
「有的!安排一位幹部以及一位操作人員全天堅守在瓶頸NCX-10的崗位,不能離開,另外為了讓NCX-10順利生產,將前製程熱處理的生產批量加大,之後生管按照瓶頸的速度投料,另外當瓶頸已經跑到市場之後,羅哥將現場的移轉批量減半,這些都是第二步驟的行動措施,因為全部都是使用現有的資源,"完全不需要花錢"…………」 蔡顧欲言又止,心有疑惑似的。
「有疑問嗎?」林老師立即提問。
「是!我感覺要說服其他人"打破自己的個人效率的迷失"困難重重,可是一旦被說服了,第三步驟"全力配合"立即迎刃而解,似乎第三步驟成功之後,才有第二步驟"充分利用"的輕鬆執行到位,而且真的"完全不需要花錢"。」蔡顧補充說明。
「非常精準的體驗!第二步驟確立的條件在於:
一、執行第二步驟之前,必須先"打破個人效率的迷失"
二、而"打破個人效率的迷失"就是第三步驟的真義。
還有疑問嗎?」林老師稱許蔡顧並做小結。
「還有!看來第二步驟與第四步驟的"提升、鬆綁"沒啥差別啊!」蔡顧說。
「你是怎麼判定的呢?」林老師反問。
「因為都符合二個條件,"打破自己的個人效率的迷失"以及"完全不需要花錢",沒啥不同!」 蔡顧肯定的回答。
「真的沒有其他不同之處嗎?以『目標』書中瓶頸NCX-10的設備來看,羅哥使用第四步驟"提升",將三部老設備來鬆綁NCX-10的負擔,請問NCX-10的生產狀態改變了嗎?」林老師問。
「三部老設備合在一起生產,等於多了一部比較慢的NCX-10,從一台變成二台NCX-10,生產狀態改變了!」 蔡顧回答。
「另外,羅哥應用第二步驟"充分利用",他實施輪流吃飯休息的時候,NCX-10的生產狀態改變了嗎?」林老師再問。
「沒有改變,仍然維持原來的一台NCX-10生產,羅哥只是找到更多的生產時間而已!」 蔡顧回答。
「再來還是第二步驟"充分利用",羅哥100%品質檢驗移動到瓶頸NCX-10之前,請問NCX-10的作業狀態改變了嗎?」林老師又問。
「沒有改變!NCX-10還是保持原來的作業內容!」 蔡顧回答。
「『目標』書中更多第二步驟"充分利用"的例子,如移轉批量的減半、多安排並固定二人全天候駐守瓶頸、熱處理的集批生產以及依瓶頸速度投單的所有行動措施,請問瓶頸NCX-10的作業狀況有任何改變嗎?」林老師又問。
「完全沒有改變!原來第二步驟並未改變瓶頸的作業,而第四步驟卻改變了瓶頸原有的作業狀態!」 蔡顧很興奮地回答。
林老師接下來做了小結並結束研討主題說:
「沒錯!所以TOC聚焦第二步驟的成立必須同時符合以下三個條件:
一、執行第二步驟之前,必須先"打破個人效率的迷失"
二、而"打破個人效率的迷失"就是第三步驟的真義。
三、瓶頸製程的生產狀況不能被改變。(不要去干擾瓶頸!)

四、沒有第三步驟的洗禮,結局如何?
蔡顧把握時間,又提問之前殘留的問題:
「如果沒有先行"打破個人效率的迷失"的話,那麼執行第二步驟"充分利用"的結果又如何呢?」
「你認為呢?」林老師反問。
………………」蔡顧想像不出結果。
「用『目標』書中的實際例子來推演?」林老師提示。
「不懂?」蔡顧充滿疑惑地回答。
「列出『目標』書中所有第二步驟的行動,例如輪流吃飯休息不停機生產的行動,沒有先行"打破個人效率的迷失"的話,那麼執行的效果如何?」林老師提示。
「效果?根本不會採取這項行動!」蔡顧露出笑容地回答。
「其他行動又如何呢?」林老師繼續問。
「『目標』書中還有瓶頸之前100%品質檢驗、生產的移轉批量的減半、多安排並固定二人全天候駐守瓶頸、熱處理的併批生產以及依瓶頸速度投單……等等的行動措施,應該沒有任何一項會被採納!」蔡顧激動地回答。
「竟然沒有任何一項會被採納,那麼按照羅哥團隊舊有傳統想法,他們應該會採取什麼樣的行動措施?」林老師再提問。
「如果不是因為工廠虧損沒有現金,早就另外再購買一台NCX-10的高速生產設備了!」蔡顧回答。
「答對了!再買另外一台NCX-10屬於第幾步驟呢?」林老師又問。
「第四步驟"鬆綁、提升"!」蔡顧回答。
「是的!而且是沒有先行"打破個人效率的迷失"的第四步驟!」林老師補充說明。
「也就是"沒有經過第三步驟洗禮的第四步驟"!」蔡顧也補充回答。
「非常正確!這樣的第四步驟結果如何呢?」林老師再問。
「哇~需要投資"一大筆錢",而且需要投資分析、詢價與採購,等待一段時間之後,才能進行設備設置、試機、試產,最後投入量產。」蔡顧驚訝地回答。
林老師又做了小結說:
「『目標』書中指出TOC聚焦五大步驟的實施關鍵:
一、沒有經過第三步驟洗禮的第二步驟,執行結果是:
1. 看不到"不必花錢、不必花時間"的改善措施。
2. 看到的是"沒有經過第三步驟洗禮的第四步驟"
二、沒有經過第三步驟洗禮的第四步驟,執行結果是:
變成"既花大錢、又花時間"的高金額改善措施。

五、理解"聚焦五步"之後,行動大不同
「重回你朋友的工廠,如果你是輔導TOC的執行顧問,知道如何進行輔導了嗎?」林老師提問並且要求蔡顧打出之前的投影片(如下附圖所示)。
03
「第一步驟找出瓶頸,應該就是外協廠的供料不穩定,接著必須先"打破個人效率的迷失",怎麼辦呢?要如何打破外協廠個人效率的迷失呢?」蔡顧一邊想一邊詢問。
林老師沒有回應,靜靜地等待著。過了數分鐘,蔡顧神來一筆的說:
「先對20間外協廠舉辦一場林老師的震撼教育課程!」
「你說的是針對20間外協廠嗎?」林老師又問。
「是的!主要是外協廠,我們自己廠內也會派員參加的。」 蔡顧回答。
「這場震撼教育課程是為了"打破個人效率的迷失"嗎?」林老師再問。
「是的!」 蔡顧回答。
"打破個人效率的迷失"是屬於第幾步驟的內容?」林老師繼續問。
「第三步驟"全力配合"。」 蔡顧很熟練地回答。
「是誰"全力配合"誰呢?」林老師又問。
非瓶頸全力配合瓶頸!」 蔡顧立即回答。
「這場震撼教育課程主要是為了打破"誰的"個人效率迷失呢?」林老師繼續問。
非瓶頸的!」 蔡顧立即回答。
「這個案例"20間外協廠"是非瓶頸嗎?」林老師又問。
「啊~不是!外協廠是瓶頸,我朋友的裝配廠是非瓶頸,應該全力配合外協廠才是正確之路。」 蔡顧回答。
「所以這場震撼教育課程對象是………?」林老師停頓片刻等回應。
「我朋友的裝配廠內部管理團隊!」蔡顧回答。
「上完了震撼教育課程之後呢?」林老師繼續問。
「如果已經歷經林老師"洞察工廠管理問題,不花錢提升20%獲利關鍵"的震撼課程的話,裝配廠內部管理團隊應該會做很大的改變吧!」蔡顧一邊思考一邊回答。
「需不需要改變外協廠現行的作業方式?」林老師繼續問。
「不需要了!剛剛與林老師的研討學習了,不能干擾瓶頸的作業,所以不對外協廠有任何催促或改變他們的作業方式………..」蔡顧依然在思考當中。
「那麼你會建議裝配廠做什麼改變?」林老師問。
…………..」蔡顧持續思考中。
「到底你朋友的裝配廠出了什麼問題?」林老師繼續問。
「之前說過了,很多問題,但外協廠造成的問題最大!」蔡顧中斷思考後回答。
「我問的是"問題的核心"!」林老師強調語氣再問。
「啊~我和朋友的裝配廠都存在有"個人效率的迷失"以及"生產批量的錯誤思維"的問題核心!」蔡顧恍然大悟,並承認自己又脫離TOC的世界了。
「現在你可以教導你朋友的裝配廠"如何全力配合"了嗎?」林老師再問。
「知道了!採取三個改善的概念:24小時緊盯瓶頸站】【工單的限制投單】以及【流線化生產方式】!」蔡顧恍然大悟地回答。
「非常好!你如何將三個改善的概念發展成屬於你朋友裝配廠的具體行動呢?」林老師提問之後,又去泡一杯咖啡了。

15分鐘之後,蔡顧說:
「首先透過【工單的限制投單】的概念,裝配廠的生管必須嚴守投單給外協廠的日期,過去外協廠的交期不穩定,搞得生管"愈投愈早",以為愈早下單給外協廠就可高枕無憂,殊不知一堆的工單被外協廠任意挑選投入生產,加上多樣少量的市場需求變化又大,二者交互影響之下,外協廠投產的優先順序大亂,原本給我們的一點點的寶貴資源也都浪費了,最糟糕的是外協廠再也不信任我們給的交期了。」
「不錯!還有呢?」林老師再問。
「為了不讓外協廠因缺料而停線,我們廠內的外協廠碼頭設置"物料緩衝區",隨時保持有料提供給外協廠,如果外協廠加工完成,一旦交貨回來一批,我們當天就送出一批給外協廠加工,同在補充新的一批在"物料緩衝區"。」蔡顧回答。
「很好!這是24小時緊盯瓶頸站】概念的應用。那麼【流線化生產方式】又如何?」林老師再問。
「過去對外協廠的發料,以及外協廠完工交貨給裝配廠的時間與數量都不固定,有時候為趕貨而匆匆忙忙,有時偏偏都沒有貨往來,我會固定一周交貨二次,每次以三~四天的數量來移動,而且使用規定的容器以定容定量原則運送。」蔡顧回答。
「非常好!還有嗎?」林老師再問。
「還有…………」蔡顧準備繼續說明,卻被林老師打斷說:
「你現在所發展出來的具體行動屬於TOC聚焦五大步驟的那一步驟呢?」
「第二步驟!」蔡顧回答。
「你朋友聘請的TOC的顧問,這一個月來所採取的具體行動屬於那一步驟呢?」林老師繼續問。
「看起來是要進行第四步驟,似乎準備改變外協廠的作業方式。」蔡顧回答。
「他會如何改變外協廠的作業?」林老師又問。
「會讓外協廠透過小組的討論,條列問題、分析問題、找出真因、採取對策以及驗證效果等內容,過程當中應該有第三步驟"全力配合"的作用。」蔡顧回答。
「同意!而且這位TOC顧問必定集TP工具的功力於一身,不但協助你朋友的裝配廠找出問題的核心,並且提出關鍵性的行動措施!」林老師補充說明。
「是的,絕對沒有問題。」蔡顧回答。
「我比較好奇的是,你與這位TOC顧問所列出來的行動措施,你們二人的差異是否很大呢?」林老師提問。
「我覺得這麼一群人透過熱絡的研討過程,討論出來的問題核心一定是"某種錯誤的行為"絕不會是"個人效率的迷失"以及"生產批量的錯誤思維"。」蔡顧回答。
「所以呢?」林老師繼續問。
「如果以TOC聚焦五大步驟的執行順序之不同,我們二人的行動鐵定"差了一萬八千里"!」蔡顧說完,林老師也結束二人當天的視訊研討。
寫於桃園自家
05/04/2020



後記 :
本文描述TOC『目標』之所以"易懂難精",在於每一次將"自以為懂了"付諸於行動之後才會"精",許多資深精益高手接觸"TOC聚焦五大步驟"的剎那之間,以為已經完全懂了TOC,錯把"TOC聚焦五大步驟"當作PDCA8DDMAIC的類似工具,殊不知此聚焦流程的真正背後隱藏著"思維模式的改變"。
每一次重讀『目標』都會有不同的感受,表示自己又進步了!研讀本篇之後,可重讀第13-荒野探險的啓示,您將重新體驗童子軍的健行過程當中,"賀比的行為"如何完整詮釋"TOC聚焦五大步驟"的內涵。


另一個方便閱讀的網頁:

1 則留言:

  1. 本文描述TOC『目標』之所以"易懂難精",在於每一次將"自以為懂了"付諸於行動之後才會"精",許多資深精益高手接觸"TOC聚焦五大步驟"的剎那之間,以為已經完全懂了TOC,錯把"TOC聚焦五大步驟"當作PDCA、8D或DMAIC的類似工具,殊不知此聚焦流程的真正背後隱藏著"思維模式的改變"。
    每一次重讀『目標』都會有不同的感受,表示自己又進步了!研讀本篇之後,可重讀第13章-荒野探險的啓示,您將重新體驗童子軍的健行過程當中,"賀比的行為"如何完整詮釋"TOC聚焦五大步驟"的內涵。

    回覆刪除

06 看醒悟學供應鏈管理學習到了沒

一年的 TOC 學習即將結束,如果你無法在短短的 30 分鐘之內,使用" TOC 的語言"將『醒悟』書中 〝 供應鏈管理 〞 的演進說得流暢的話,必須承認自己的不足,看清自己尚未完全踏入 高德拉特 博士 TOC 『醒悟』的世界! TOC 的"觀念"難以被一般人所接受,無法進一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