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12月30日 星期一

【洞察工廠管理問題,不花錢提升20%獲利關鍵】(Part-1/5)


一、工廠的問題一大堆都是別人造成的,真的是這樣嗎?
學員們與林老師這次來到一間生產塑膠外殼的工廠,數十台的塑膠射出機、沖切機、二十多部印刷機、三條噴塗線(一條自動線、二條手動線)、十多條組裝線以及檢驗課,製造處協理從原物料倉、各製程、線邊倉以及成品倉一路介紹,他是其中一位學員的工廠最高主管,一個小時工廠參觀過程,協理點出目前的工廠主要的問題點,他說現在不是生產旺季,可是訂單達交率仍然表現不佳,與旺季比較好不了少,財務績效表現雖然營業額增加,利潤卻下滑,他分析主要原因是最近作業員的離職率太高,來不及補人,只好以加班來彌補產能的不足,而業務部為了訂單,不擇手段,小量訂單拼命接,害工廠常常需要上下模具,浪費時間,提高了成本,另外也會引進新客戶、新產品,導致開發工程人員似乎人手拮据,新產品導入時邊做邊改,浪費大量的時間、人力以及物料,追趕供應商的惡果是經常來料品質不良,我們的品管部門也沒做好把關的工作,有時設備無預警地停機,一停就是一天……

製造協理詳細述說工廠之所以無法達到應有的績效,全部都是別的單位所造成的,與他帶領的單位無關,真的是這樣嗎?所謂外行人看熱鬧,內行人看門道,工廠管理不好的原因真的是這樣嗎?

二、工廠管理不好的藉口
林老師帶領著學員們,包括這位製造協理回到工廠的研討會議室,然後一邊打出以下的投影片一邊說:
01
「如果有一間工廠,完全沒有製造協理剛剛在製造現場所描述的問題,例如新產品開發非常順利,試產或正式量產時完全沒有設計的缺陷,工程人員設計的作業程序完美到不行,而且客戶不再任意改變其心意,沒有急單發生,供應商也能夠隨叫隨到,而且準時交貨,來料品質也正常,員工不會任意離職或缺席,缺人的時候,隨時都可招募所需要的人進廠,而且員工進廠馬上接受第一項技能的訓練與認證,上線完全不會做出不良品。」
林老師稍事停頓等學員消化,繼續說:
「同時,工廠的製程也是全世界最穩定的,機器設備永遠不會故障,更換機種根本不需要時間,隨時可以從資訊系統輕易獲得正確的資料,同時你可任意決定您認為需要的政策或措施,總而言之,它是全世界最完美的工廠!這樣的工廠交給你們管理,客戶鐵定笑嘻嘻的,滿意度百分百,對吧?」
「對!」學員們異口同聲大聲回答。
林老師看著信心滿滿的學員們說:
「有沒有信心?」
「有!」學員們更大聲地回答。
「如果真有一間如此完美的工廠交給你們來管,結果績效還是非常差勁,這是怎麼回事?」林老師對著信心滿滿的學員們提出了挑戰:
「因為我們的價格太高了!」有一學員答。
「沒有這個問題,你們的客戶可以接受任何的價格,即使提出天價,客戶仍然樂於接受。」林老師消除該學員的疑慮。
「這麼完美的環境下,我們的績效不可能那麼爛!」該一學員回答。
「如果真的發生呢?怎麼回事?」林老師繼續挑戰:
……………..(靜默無聲)」學員們無人回應。
「表示製造協理還有你們所提到的每一個問題點,其實都只是"問題的表象"而已,都不是問題的…………….?」林老師停頓片刻,等待學員的回應。
「真因!」有一學員脫口而出,其他人恍然大悟。
「沒錯!你們所陳述的問題都解決了,績效沒起色,表示你們都在亂槍打鳥,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已,沒有針對"真因"解決,同意了嗎?」林老師問。
「同意!」所有學員異口同聲回應。

三、從『成本觀』的生產管理觀念開始
林老師打出一張投影片,進行問答。
02
「現場有人沒事做是管理不好的表現!對不對?」林老師問。
對!」有一、二位學員回答。
不對!」另外有一學員接著搖頭回答。
「很好啊!每一個人都要回答!對還是錯?」林老師鼓勵學員們。
錯!」有學員回答。
對!」另有學員回答。
「一條那麼簡單的管理原則"現場有人沒事做是管理不好的表現!",在同一工廠的管理者竟然無法達成共識,多頭馬車,各有各的觀念做法,這種工廠能夠有好的表現嗎?」林老師不等學員們回答,繼續下一題。
「當趕出貨的時候,所有製程與部門只要有空的人,都應發揮團隊精神,協助趕工出貨。對不對?」林老師繼續問。
「對!」大多數學員回答。
不對!」另外又有一、二學員搖頭低聲回答。
「又是一條那麼簡單的管理原則,如果同一工廠的管理者都無法有一致的觀念做法,期待工廠有好的表現,比登天還難?」林老師仍然不等學員們回答,繼續下一題。
「任一製程的效率越高,整體效率也越高。對不對?」林老師又問。
「對!」這一題學員們多數點頭大聲地回答,少數人就沉默不答了。
「製造過多不會降低客戶的滿意度,反而有幫助。對不對?」林老師繼續問。
「對!」多數學員遲疑,只有一、二位學員回答。
「早一點接到客戶訂單,可以早點排入生產,就可以早點交貨。對不對?」林老師問
「對!」學員們回答。
「現場如果沒事,要盡量安排讓他們有事做。對不對?」林老師再問
「對!」多數學員很快地回答。
不對!」另一學員搖頭答,其他人的眼睛一齊盯著他。
「又沒共識了,期待你們有好的表現,沒指望了!」林老師笑著說,繼續下一題。
「績效考核與獎金的發放原則,表現好的人應該多拿一點 。對不對?」林老師問
「對!」

「以上展示的是工廠管理者長久以來的管理觀念,接下來我們要應用這樣的管理觀念來經營一間完美的工廠。」林老師說。

四、完美的工廠在這裡
「這是一間完美的工廠。」林老師發給各小組一套模擬的製令單,同時打出一張投影片說明製令單的內容。
03
「你們手上拿的是客戶訂單轉成的製令單,建廠之初,架設了四種製程,稱為A、B、C與D,當初基於產能平衡的原則,因此規劃每一製程各有一台機台,每一台機台一天只能完成一張製令單的數量,工廠生產四種產品類別,各為產品#1#2#3#4,產品#1的加工製程A-B-C-D,產品#2#3#4則都有不同的加工流程,你們要有四人各別扮演ABCD製程的課長。」林老師解說告一段落。

「另外第五個人必須扮演生管人員,他負責發放製令單給各製程,最後第六人扮演倉管人員,負責收集完成的製令單,並統計每張製令單所使用的時間。」林老師一邊說明一邊讓所有人的角色就定位,如下圖,左手邊放置製令單的是生管人員的位置,其他人分佔A、B、C與D的位置:
04
「待會兒的生產模擬,大家會聽到二種指令,第一種是『第一天』、『第二天』、『第三天』,第二種是『移轉』,當聽到『第幾天』時,請在你代表的製程的空格寫下我所唸的天數,聽到『移轉』時,把手上寫好天數的製令單傳給下一製程。」林老師停頓一下。
「這個月,業務部總共接到了二十八張的訂單,四種產品,每一種各有七張,轉成你們手上的二十八張製令單,請全部交給生管人員,生管人員請將所有製令單充分洗牌,洗完之後,由上自下,按順序在每一張製令單的左下角寫上一到二十八的編號。」林老師解說完畢後檢查其中一組的生管人員,如下:
05
「有誰知道生管人員在工廠的主要任務為何?」林老師提問。
「排程!」有一學員立刻搶答。
「發製令單,安排工作!」另有學員答。
「沒錯!更具體的說明,生管人員主要的任務是在工廠有限的資源之下,做最有效工作安排,讓工廠獲得最大的利益!同意嗎?」林老師簡潔地說明。
「同意!」學員們同聲點頭回答。
「生管人員有沒有可能一天發放五、六張的製令單呢?」林老師問學員們。
「有!」學員們回答。
「沒錯!當任何製程有資源閒置的時候,或者有些製令單已經備齊了所有的物料,生管人員就應該發放製令單讓現場有事情可以做,這是生管人員的任務。為了不讓生管人員一次就全部發光光,我們規定生管人員一天最多只能發五張,最少發出一張。」林老師交待生管人員角色的遊戲規則。
林老師等待學員們沒疑惑之後,喊出第一聲的指令:
「第一天!」
學員們面露疑惑,有點兒不知所措,林老師繼續說:
「請生管人員準備好第一天要發放的工單數量,在每一張上面的『發放日』位置,寫上『1』。」林老師檢查其中一組,生管人員拿出了五張,並都寫了1,如下圖:
06
「移轉!」林老師喊出第二聲的指令。
「生管人員把製令單移給第一個製程。」林老師繼續指導,剛好五張之中有四張的第一個製程都是A,一張是B,所以移轉之後情況變成下圖:
07
「第二天!」林老師又下指令。
「生管人員先準備好製令單,一樣在發放日寫『2』,其他手上有製令單的人,只能挑選一張,然後在你的製程格子寫上『2』。」
林老師檢查生管人員挑了四張,寫了『2』,A製程的學員挑最右邊的一張,在製程A的空格寫上『2』;B製程的學員面前只有一張,他在製程B的空格寫上『2』,如下圖(第二張是局部放大圖):


「移轉!」林老師下指令,得到的狀況如下圖,A製程累積有七張的製令單,C製程有二張,其他BD製程的人沒有事可做:
10
「第三天!」林老師又下指令。
這次生管人員同樣挑了四張,寫了『3』,A製程的學員同樣挑了最右邊的一張,在製程A的空格寫上『3』;C製程的學員二張挑一張寫,他在製程C的空格寫上『3』,如下圖:
11
「移轉!」林老師下指令。
這次第三天移轉的結果,A製程越來越多,有九張,製程B有一張,C製程維持二張,製程D終於有一張了,如下圖:
12
第四天生管人員挑了四張,等生管人員與所有人移轉之後,A製程已經十二張了,B有三張,C有二張,D沒有了,情況如下圖所示:
13

五、品質不良發生的真因~僅三個
林老師請學員們放下筆,停止討論,開始進入工廠管理的實務世界,林老師走到一組學員前,提出第一個問題:
「這一組的ABCD製程,那一個最忙?哪一個最空閒?」
「D最空閒,A最忙碌!!」該組學員回答。
「D製程沒有事情可以做,課長怎麼辦呢?」林老師問。
「找工作給他們做啊!」有一學員回答。
「找什麼工作?」林老師問。
「派他們去做製程A的工作,去支援!」該學員回答。
「很好!不過,一旦派D製程的人去支援A製程的話,你們推測會造成什麼樣的後遺症呢?」林老師提示詢問。
……….品質不良!」隔一段時間終於有一學員答覆。
「沒錯!那麼你們知道品質不良發生的原因嗎?」林老師繼續問。
「不知道,要仔細去分析,原因應該有很多。」有一學員回答。
「真的是這樣嗎?雖然我沒拜訪過你們的工廠,也沒見過你們的產品,不過當你把不良的產品拿給我分析的話,我馬上知道不良發生的原因只有二個,不是那個!就是那個!如果這二個都不是,那麼一定是第三者!你們知道我在說什麼嗎?」林老師望著學員,等待答案。
許久之後,終於有人領悟了,面帶微笑地回答:
「紀律與教育訓練。」
「很好!不良發生的原因不是違反紀律的三個原則,要不就是違反教育訓練的二大原則。如果二者都不是,那麼第三者是甚麼呢?」林老師補充之後,又提出問題。
「………」學員們被考倒了。
「當年我接掌『病入膏肓』的工廠時,一旦品質異常發生,就請領班帶著發生問題的作業員到我辦公室,第一步,我請作業員拿出技能的認證卡。第二步,如果他被指派的作業站與技能認證不符,違反教育訓練的第一條:不會做不能上崗,這是領班的責任,與作業員無關,所以領班被我記大過,並扣津貼一百元。第三步,如果指派的作業站與技能認證是相符合的,作業員既然被認證過就表示會做,就該做對的事,因此作業員違反紀律條文,被我記大過,並扣津貼五十元。」林老師以實際的例子說明如何處理異常問題。
「如果作業員被認證,而且也按SOP作業,也就是主管沒有違反紀律三原則,作業員沒有違反教育訓練二原則,可是它就是會發生品質不良的產品!所以發生的原因是?」林老師等待學員們回答。
SOP出問題!」有一學員答。
「非常好!如果不是違反紀律三原則,也不是違反教育訓練二原則,那麼一定是"標準"出問題!還有其他疑問嗎?」林老師一邊說名一邊打出以下的投影片,靜觀學員反應。
14
「沒有了!」學員們回答。
「真的沒有了嗎?三者的優先順序,孰先孰後?」林老師再問。
「必須先有"標準",才能做"教育訓練",最後透過持續稽核才能形成"紀律"的文化!」有一學員回答。
「是的!所以實務上,當發現品質不良時,處理方式是生產部門不准先找其他部門的人來處理,先自我檢視,第一步作業人員先拿出認證卡,確認是否具有"技能"的認證,再進入第二步,判斷作業人員是否遵守認證的作業內容做事,如果以上二者都沒有違反,此時才會進入第三步,必須修正現行的標準,提升內部技術能力了。」林老師做了小結。

六、工廠的營業額決定在最慢的製程
林老師在所有學員就定位之後,開始下指令:
「第五天!」
「移轉!」
該組生管人員拿出四張,與所有人移轉之後,A製程有十二張,B一樣有三張,C有二張,D手上有二張了,情況如下圖所示:
15
「第六天!」林老師繼續下指令。
「移轉!」
到了第六天,生管人員只拿出二張,與所有人移轉之後,A製程維持十二張,B竟高達七張,C、D都只剩一張,這一天已經有一張製令單(下圖右上角)入庫了,情況如下圖所示:
16
接著,林老師走到該組位置,再次提出問題:
「這一組的營業額目前決定在那一個製程,A、B、C或D?」
「D!」有一學員回答。
「A!」另一學員有不同看法,其他人還在思考。
林老師不等其他人意見,繼續提問:
「我用更簡單的方式來表達,請問工廠的營業額決定在1.第一站、 2.最後一站、3.最慢的那一站、4.最快的那一站,你們認為那一個才是正確的答案呢?」
「最後一站。」剛剛回答D的學員答覆。
「最慢的那一站。」剛剛沒有回答學員說話了。
「第一站。」又有學員不同的答案。
林老師再舉例引導學員們的答案趨於一致:
「如果工廠有四個製程A、B、C以及D,所有產品都必須經過A、B、C以及D依序加工才能包裝入庫,各別製程的每日產能分別是1079以及13,請問這間工廠的產出決定在A、B、C還是D?」
「B!7個!」大部分的學員回答。。
「所以答案是?」林老師繼續問
「最慢的那一站!」有一學員帶頭回答,其他人點頭同意了。
「目前那一製程最慢?」林老師問
「A最慢,它堆積的製令單最多!」該學員繼續回答。
「通常在工廠最慢的那一製程,我們稱它為什麼製程?」林老師又問。
「瓶頸製程!」有不少學員搶著回答。
「答對了!你們好棒!」林老師嘉獎學員們的參與。

七、營業額在那裡,你就應該盯那裡
「你們真的認為工廠的營業額決定在最慢的那一站嗎?你們真的相信嗎?」林老師忽然用非常嚴肅的口吻問學員們。
「相信…………」只有少數學員回答,其他人選擇沉默,卻多數點頭表示同意。
「真的相信嗎?」林老師盯著所有人再一次確認。
「…………」這次學員們不敢回答,似乎缺乏信心了。
緊接著,林老師逕自走到該組A製程的學員面前,面對所有學員說:
「如果你們真的相信營業額決定在最慢的那一製程,你們就應該做過我現在的動作。」
說完,半蹲著而且臉對臉瞪著A製程的學員,以嚴肅的口吻質問:
「八點整,現場一開始上班的時候,你正在做什麼? 」
「工作……」該學員膽怯地回答。
「有嗎?真的在工作嗎?」林老師再次提出質疑。
「準備上線或開早會。」其他人幫他解圍。
「沒錯!花在開早會的五分鐘就這樣白白不見了,五分鐘的營業額也不見了。你是怎麼管理工廠的,白白損失了五分鐘的營業額。其他製程即使開早會超過二十分鐘或更久都沒關係,因為營業額與他們一點兒關係都沒有!」林老師很激動得說完,然後眼睛慢慢掃過一個個充滿驚訝的臉龐。
「之後工作到幾點的時候,你又停下來了呢?」林老師瞪著A製程的學員,繼續問他。
「十點打鐘,休息十分鐘!」還是其他人幫他回答。
「搞什麼!你竟然跑去休息喝咖啡,營業額又損失了十分鐘。」林老師假裝很生氣地責罵他。
「其他非瓶頸製程的人,休息超過三十分鐘再回來也沒關係!因為他們對營業額一點而 影響力都沒有!」林老師對著B、C與D製程的人說完,所有學員更震驚了。
「然後,你工作到幾點的時候又停下來了?」林老師回頭又瞪著A製程的學員。
「十二點,吃午餐時間。」總算他回神而且很肯定地回答。
「哇塞!搞什麼東東!你竟然敢跑去吃飯,難道你不知道這一小時的營業額又不見了嗎?」林老師越演越誇張,眼睛瞪老大的,嚇死該學員了。
「其他非瓶頸的人飯後超過二小時再回來也沒關係,因為他們跟營業額一點兒關係都沒有!」林老師說完,學員都笑了。
「下午三點,你又跑去喝下午茶對不對?!」林老師笑著繼續問該學員。
………」A製程的學員配合林老師演出,頻頻點頭。
「十分鐘營業額又泡湯了!」林老師哭喪著臉說。
「其他非瓶頸的人下午茶喝再久也沒關係!反正營業額與他們無關!」林老師誇張地說完,學員們又大笑了。
「下午四點五十五分的時候,你又在做什麼事?」林老師再次認真詢問該學員。
「收拾桌面,準備回家!」該學員真的很配合。
「又是五分鐘營業額不見了,其他非瓶頸製程的人可以提早收攤,就你一秒鐘也不能提前下班!」林老師表情非常嚴肅地對著A製程的學員說。
林老師演完所有的橋段後,提問一個數學問題:
「剛剛一天算下來,A製程總共停了多少時間?」
學員七嘴八舌地計算,過二分鐘,林老師重新說明:
「開線五分、上午休息十分、中午吃飯一小時、下午休息十分、提早下班五分,總共停了一個半小時,佔正常工作時間多少的百分比?」
18.75%!」有一學員很認真算出來。
「是的!1.5小時除以正常八小時工作時間,有接近20%的營業額不見了。」林老師說完,以更嚴肅的語氣說:
「而你們竟然對工廠20%的營業額視而不見了,而且還拼命喊產能不足、人員不夠,你們號稱具有能力管理工廠,是吹牛不打草稿,虛有其表吧!」
學員們低頭不語,林老師繼續說:
「你們嘴上說工廠的營業額決定在最慢的那一站,卻說一套做一套,每天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管,那邊出問題就往那邊跑,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,卻沒有專心盯著它-瓶頸製程,結果白白浪費了20%的產能,所謂抓蛇七吋,『營業額在那裡,你們就應該盯那裡』,簡單的道理,難道有那麼難理解嗎?」
林老師停頓片刻,等待學員吸收消化之後,做了小結:
「工廠管理沒有想像那麼複雜,營業額在那裡,我們就管那裡!而營業額決定在瓶頸站,我們只要盯緊瓶頸站不就可以了嗎?」
林老師說完也不急著進入下一個主題,休息片刻讓學員喘一口氣。

八、百分之二十營業額怎麼來?
「既然你們同意瓶頸製程A決定了營業額,那麼A製程這麼寶貴的資源絕對不能被浪費掉,所以不能夠停機,舉例,假設A製程在中午吃飯期間不能停機,如何做到?」林老師提出實務的問題。
「輪著去吃飯。」有一學員搶答。
「很好!那裡多出來的人力?」林老師問。
「A製程內部的人啊!」該學員很有自信地回答。
「工廠的人力安排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,除非老闆有錢沒地方花,一個坑放二個蘿蔔,明明一個人可以操作的工作,平時就配備二個人力,遇到吃飯時間,確實可輪流工作與吃飯,不會有問題,但是有老闆這麼傻嗎?」林老師做完說明,再次提問同樣的問題:
「要輪吃飯,那裡多出來的人力?」
「B、C與D製程的人!」另一學員回答。
「沒錯!B、C、D製程不是瓶頸,所以他們十一點停機,先去吃飯,十二點回來代替A的人員上線,讓A的人員去吃飯,一點鐘雙方回到正常的崗位工作。」林老師解說。
「可是,B、C、D的人員頂替A的話,一定會發生什麼樣的後遺症?」林老師提出另一個實務會遇到的問題。
「可能做出一堆的不良品!」學員回答。
「是的!所以我們要如何解決?」林老師問。
「教育訓練!」學員回答。
「很好!B、C、D的人員除了自己製程的技能之外,還要學習A製程的技能,我們稱之為什麼制度?」林老師再問。
「多能工的制度。」數位學員同時回答。
「是的!所以多能工的目的只有一個,是什麼呢?」林老師繼續問。
「支援瓶頸製程。」有一學員回答。
「支援瓶頸製程只是一個過程,它的目的是什麼?」林老師再問。
「增加營業額!」該學員又回答。
「沒錯!多能工的目的只有一個:為了增加公司百分之二十的營業額!而且需要投資額外的人力、設備或金錢嗎?」林老師又問。
「不需要!」學員們同聲回答。
「所以多能工的目的只有一個:在不投資任何額外的人力、設備或金錢之下,為公司創造額外百分之二十的營業額!將它扣掉直接原物料的金額,就等於是憑空獲得以往沒有的"淨利"了。」林老師做完小結,即將進入下一個主題。

重修訂於於桃園自家
12/05/2019
(初版寫於08/06/2012)


後記 :
本文描述作者在【洞察工廠管理問題,不花錢提升20%獲利關鍵】課程的演示過程,讀者即使未能親臨參與該課程,仍然可以設身處地享受〝震撼教育〞之下,如何進入TOC的世界,該課程乃依據TOC『目標』之核心觀念所孕育而成。
由於實際課程歷時超過六個小時,內容精簡濃縮仍需分篇記載,讀者不必一次讀完,若有心成為"引導他人改變工廠管理觀念"的講師,亦可參照"講師手冊"之B1~B5內容,吸收效果加倍。註、"講師手冊"內容詳見管理短文"看『目標』學工廠管理,不能沒道理!(第十九篇)"
本篇開場,引導學員帶著長久以來錯誤的傳統觀念經營完美的工廠,並逐步揭示品質問題發生的根源,決定公司營業額的關鍵以及多能工制度存在的目的。

另一個方便閱讀的網頁: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06 看醒悟學供應鏈管理學習到了沒

一年的 TOC 學習即將結束,如果你無法在短短的 30 分鐘之內,使用" TOC 的語言"將『醒悟』書中 〝 供應鏈管理 〞 的演進說得流暢的話,必須承認自己的不足,看清自己尚未完全踏入 高德拉特 博士 TOC 『醒悟』的世界! TOC 的"觀念"難以被一般人所接受,無法進一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