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12月13日 星期五

『目標』的讀書會,要辦就得有效果!


一、看書學管理,真的省錢又省時嗎?
新任柯廠長經由二個月與現場幹部的例行朝會中,逐漸熟悉整體的運作,今日為了激勵部屬,於是柯廠長在會議結束前說:
「大家處在現今知識爆炸的時代,必須不斷充實、精進自己,網路那麼發達,你們可以每二週讀一本書,然後聚集在一起,彼此分享心得,共同學習一些新的管理知識與技巧,將所學應用到工作上,提升效率,對公司一定有助益。」
「好的!我們會的!」部屬們齊聲回答。

果真接下來的幾個月,大夥兒如火如荼地舉辦讀書會,每二週分享一本新書,每次結束前,還要投票遴選下一次的導讀者兼讀書會主持人,而且必須人人"輪流"擔任。
「現在誰能夠分享他的讀書心得給大家?」主持人鼓勵能主動分享的成員。
或許工廠出身的人比較拘謹,也可能自己是被強迫參加,比較不好意思搶頭香,會場當中,你看著我、我看著你,大家都在等待第一個自告奮勇者起立發表。終於有一個人舉手了:
「大家好!這本書的內容有三個重點,第一是…………,第二是………..
這位成員發表完心得之後,終於鬆了一口氣,其實,他昨天早上才開始讀,無法讀很仔細,只能把書籍目錄的重點內容都點到為止而已,先搶先贏,先報告完就沒有負擔了。
「講得非常好!其他人還有補充嗎?」主持人鼓勵發言者,熱情地邀請台下低頭生怕被點名的人站起來發言。
「我覺得剛剛他講得很好,尤其他所說的書中第二章部份,更可以做為我們管理上的參考…………。」第二位成員很順暢地分享完畢。其實,他也是昨天才瀏覽一遍書的內容,根本不熟,剛剛只是把第一位分享者的某一個重點,剛好他自己也有印象的地方,再重新包裝說出來而已,他知道中國人好客,不會傷人自尊,絕對沒有人會當場拆穿他的取巧方式。
「太棒了!換誰?」總算其他人比較能勇敢抬頭了,主持人期待的就是熱絡的場面,雖然前面這二人有點兒在打混,為了維持讀書會的熱情投入氛圍,只能睜一支眼、閉一支眼,況且身為主持人也只讀過二遍,還沒有多大把握抓到書的重點呢!
這樣的情景每二週重覆上演一次,只是台上的主角-主持人兼導讀者換人扮演而已。
「好,時間也差不多了,最後,我把大家的分享做個複習,喚起各位的記憶。本次書中章節主要闡述的內容有……………,以上,請問大家有什麼要補充的地方嗎?…….沒有的話,今天就到此為止。我們來遴選下回的主持人………」主持人做了結語,並選出下次讀書會的主持人。
柯廠長參與了某一次讀書會,聽了部屬的分享過程之後,他重新審視當初自己要求部屬舉辦讀書會的目的:
「我是希望部屬能夠從讀書中獲得知識,從知識中獲得成長,所謂的成長是對他的工作有幫助,只要他的工作效率能提高,對部門也有幫助,對部門有幫助對公司就有幫助。可是從部屬讀書的分享過程,卻看不到每一個人有多少的收穫,甚至多數人只是在虛應故事而已。」
柯廠長回想過去曾經參加管理顧問公司舉辦的讀書會,過程中所獲得知識及經驗,往往超出自己預期,而且也能應用到實際的工作上,為何管理顧問可以做得好,在我部屬所主導的讀書會,結果卻是一蹋糊塗呢?想不透、猜不準!

二、讀書會的目標是『收斂』或『發散』?
「林老師,請問要如何辦好讀書會呢?」柯廠長在參加外訓的場合,請教了林老師。
「你有什麼困擾?」林老師反問。
「我讓部屬每二週唸一本書,希望藉由讀書會的分享心得報告,彼此學習,可惜我看不到每一個人有多少的收穫,甚至多數人只是在應付我的交辦事項而已。所以想了解如何舉辦有效的讀書會?」柯廠長回答。
「了解!第一個問題,你認為研讀這些書籍的主要目的是什麼?」林老師問。
「我們選讀的都是管理相關的書籍,學習作者在管理上的知識與經驗,希望能夠實際應用在日常的工作上。」柯廠長回答。
「了解!你猜作者花費在寫書的時間,長不長?」老師問。
「我認為很長,不過比起作者累積足夠知識與經驗所投入的時間,簡直是小巫見大巫,不能比!」柯廠長回答。
「既然如此,以你的天資才能,在研讀完一、二遍書中內容之後,你有本事完全吸收作者這麼長時間的管理精髓嗎?」林老師提出疑問。
「百分百是不可能,但理解書中五成的精髓絕對沒有問題!」柯廠長很有把握地說。
「這一大本二百多頁的書,你如何證明你確實吸收到了五成?誰來判定?」林老師再問。
…………!」柯廠長無法回答,不就是自由心證,自己說了算嘛!
「如果十個人讀完書,非常熱絡地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,結果發現十個人各有不同的見解,你認為讀書會中,大家學習到知識了嗎?讀書會算是成功了嗎?」林老師反問。
…………!」柯廠長沒有回答,默認這種讀書會是失敗的。
「當你們所理解的意思與作者想表達的論述,這二者的差異如果無法被判定或證明的話,舉辦讀書會就無意義了,每個人挑自己喜歡或有興趣的內容來研讀,研讀的內容則是按照自己能夠很輕易理解的方式來解讀,你認為他們的分享與作者書中所表達的意涵,差異有多大嗎?」林老師再問。
「極有可能相差一萬八千里!」柯廠長回答。
「如何防止這種讀書會的無效分享?」林老師繼續問。
「那不就得邀請作者本人到場導讀了嗎?」柯廠長靈機一動,脫口而出。
「完全正確!應該邀請作者本人親自導讀才是正軌!」林老師說。
「所以作者能夠親自做最後的結論。」柯廠長補充說明表示同意。
「是的!另外,果真作者親自來導讀,無論在導讀過程或是最終結論,你認為他會說得口沫橫飛,滿滿的長篇大論嗎?」林老師再問。
「絕對不會!總結應該非常精簡,應該只有幾條關鍵的論述而已,這幾條論述當年對他而言應該非常震撼才是,而且必定經過許多年的驗證無誤才敢寫書公開出來吧!」柯廠長緩緩地回答。
「沒錯!所以讀書會的最終目標,應該將作者書中內容『收斂成幾條的論述』,或是『作者一行字發散成數十種不同的感動』呢?」林老師又問。
「"收斂成簡單的論述"才有意義!」柯廠長肯定地回答。
「那麼,你的部屬們拼死命在『分享』讀書心得,『分享』的動作是朝向『收斂』還是『發散』呢?」林老師問。
「發散!我們做錯了!」柯廠長承認自己的錯誤。
「是的!你們一開始就走岔路了,應該朝向『彙整內容』的收斂方式,而非『心得分享』的發散效果,一念之差,差之千里!」林老師做結論。

三、原書作者無法親自導讀,怎麼辦?
「你們願意邀請寫書作者親自來導讀嗎?」林老師繼續問。
「當然想,但必須花費很多錢請他來,公司不可能花這筆錢的。」柯廠長誠實地回答。
「既然如此,沒有作者來證明你們是否學習到書中管理知識的精髓,舉辦讀書會也無意義了,『讀書學管理』的目標不就無法達成了嗎?」林老師再問。
「是的!不過,我可以找"便宜或者免費的替身"啊!」柯廠長突然靈機一動。
「哦?你認為誰有資格擔任作者的替身呢?」林老師提出疑問。
「管理的專家!」柯廠長回答。
「有道理,你不就是管理的專家嗎?你來導讀就可以啊!而且不用花錢。」林老師笑著答。
「那怎麼行?我對書中的內容也不能全懂。」柯廠長急忙回答。
「多讀幾遍就懂,不是嗎?還是不懂的話,就讀它個幾十遍,還是沒把握,再讀幾百遍,直到有把握為止!」林老師非常嚴肅地說。
「這樣很花時間,一年也只能讀幾本書而已。」柯廠長回答。
「你的意思是-管理的書讀得愈多,學習到的管理知識以及能力就愈好嗎?」林老師驚訝地反問。
「不是啦!將作者的意思給搞擰了,讀再多的書也是徒勞無功,另一方面,讀對了,卻沒用在實際工作上,這樣也是浪費時間啊!」柯廠長回答。
「很好!讀管理書,在『精』不在『多』,只要選對一本書,徹底讀通它,日常貫徹執行它,這樣就有效用了!所以應該如何修正你部門的讀書會方式?」林老師又問。
「按照林老師的要求,僅需挑選一本與工作相關的書籍,至於讓我充當導讀者的話……很難抽出那麼多時間來研讀……」柯廠長面有菜色。
「一旦認清讀書會應有的目標時,你就明瞭讀書會的嚴謹度有多高,一旦無法以身作則擔任導讀的任務,那麼讀書學管理,天方夜譚!我建議還是花錢邀請管理顧問公司的專家帶領你的部屬來導讀,效果最好。」林老師非常嚴肅地說明。
「我會試看看的。」柯廠長不太情願地回答。
「讀書會的導讀者必須具備寫書作者的二條件:第一必須堅信作者的理念,第二是必須非常熟悉書中的論述,導讀之前,他要能夠彙整出作者的精簡論述。可以接受嗎?」
「可以。」柯廠長回答。
「管理顧問公司兼具二者條件的專家不少,如果時間不充裕之下,你個人無法達到以上標準,建議寧可找專家來,也不要草草舉辦讀書會,徒增浪費公司資源而已,理解了嗎?」
「理解了。」柯廠長回答。

四、導讀者要求的境界,為什麼如此高?
「曾經有一家股票上市公司總經理,他發給製造處與工程處所有主管一本『目標』,這一本書號稱『廠長的聖經』,廣受製造業所推崇,內部舉辦過無數次『目標』的讀書會,書中共有四十個章節,分配給主管,每人二章,長達一年期間,每周輪流上台發表自己負責章節的讀書心得。你認為這麼多的主管,花了這麼多的心血與時間學習『目標』的內容,你認為效果如何?」林老師提出實務的案例。
「哈~『目標』在我們的讀書會也花了一個多月研讀、分享過喔!看來他們的讀書會方式與我們進行的方式差不多,應該沒有任何成效,對嗎?」柯廠長笑著回答。
「答對了!毫無成效的關鍵在那裡?」林老師反問。
「沒有邀請懂得『目標』的專家來導讀,『目標』所闡述的觀念違反傳統的管理思維喔!」柯廠長將研讀過『目標』的心得說出來。
「是的!那麼他們的導讀者違反了什麼原則呢?」林老師反問。
「應該沒有讀透『目標』那一本書,無法真正信仰『目標』的理念,只是慕名想跟隨流行而已吧!」柯廠長將自己心裡真實的想法說出來。
「你料想得很準確,已經明白舉辦讀書會的關鍵了。」林老師問。
「請問林老師,你曾經導入『目標』的讀書會嗎?」柯廠長期望重新導入『目標』的讀書會。
「有的!不過我使用的是『目標』所改編的四十六分鐘影片,這是為了縮短部屬們的學習時間,影片已被原書作者去蕪存菁,影片皆是作者的精闢論述內容了。」林老師說。
「真的嗎?那麼你是如何進行第一次的讀書會呢?」柯廠長繼續問。
「我親自擔當導讀者兼主持人,一開始就只有看影片,而且大約有一半的讀書會場次不斷地重覆看影片,看完就點名主管,輪流述說影片劇情,直到任何人站起來講述的劇情都一模一樣,嚴格地說,一開始必須確保所有人對『目標』劇情的理解是一致的,如果沒有共同一致的場景,後續的研討過程必然出現"局外人"來攪局。可以理解這一項的要求嗎?」林老師問。
「可以!就是確保每一個人都在同樣的『目標』情境之中,不會有人偏離主題,對嗎?」柯廠長反問。
「正確!當第一階段完成之後,我才開始提出一些問題,每一個問題的出處,都是根據我對『目標』作者理念的理解與彙整。理解嗎?」林老師說明。
「不太了解,可以舉實例嗎?我已經讀過『目標』,應該能夠清易聽懂林老師的解釋吧!」柯廠長說。
「好!我彙整的『目標』精髓總共彙整出十一個問題,先舉第三個問題,你也試著回答看看,順便測試你是否讀通『目標』?」
「好啊!」柯廠長很興奮而且信心滿滿地回問。
「請問:影片中總共出現幾次的持續改善的循環?」林老師問。
「二次!」柯廠長很得意地回答。
「那二次?」林老師提出挑戰。
「第一次針對羅哥的工廠內部NCX-10的改善,第二次則是在市場的訂單不足。」柯廠長很快就答出來了。
「你覺得童子軍健行時,羅哥有沒有進行持續改善的循環?」林老師提問。
………我忽略了!」柯廠長思考過後,恍然大悟。
「想要擔任原書作者的代言人,真的不容易,童子軍健行這一幕是作者的經典之作,導讀者必須投入超乎一般人的心力與耐力,方能讀通『目標』。可以理解為何導讀者那麼重要了嗎?」林老師問。
「理解了!」
「現在知道如何提問問題了嗎?」林老師問。
「知道了!不過,林老師你提出問題,台下的人回答,十一個問題,一次就問完了,很快就結束了,不是嗎?」
「不對!不是十一個問題,只問一次!而每一個問題,必須要問無數次!我們前後花了六周,約三十天,每天一小時的同樣問答,直到任何一個人回答十一個問題的內容都是一模一樣!」林老師回答。
「林老師你為何要求………這麼龜毛!」柯廠長開玩笑地問。
「剛剛不是已經了解讀書會的最後目標要達到『收斂』嗎?我的標準是要求『收斂到每一個人的內容都是一致的』,每一個人都要說出來給其他人聽,我一定要聽到每一個人回答的內容一模一樣,這時讀書會才算大功告成,可以解散了。」林老師說明。
「這種過程不是每一個人都要經過『很多次』、『很無聊』、『不斷重覆』聽別人相同的內容嗎?而且自己也要很專注,不能說出與別人不同見解的內容,對嗎?」柯廠長覺得林老師的做法很不可思議。
「是的!如果沒有辦法保證每一人吸收的內容一模一樣,沒有共識就無法進入到『實務應用』的階段,『目標』的內容追求的是"公司文化的改變",未來部門間協同合作的機會非常多,若無一套共同的語言或理念來串連,必定會造成執行上層層的障礙。因此,要學習『目標』就要學徹底,不能有半調子或半桶水的情況發生。以上是導讀者應有的堅持,不能有一絲的妥協。清楚了嗎?」林老師說明。
「清楚了!」柯廠長肯定地問。
「還有其他疑問嗎?」林老師說明。
「沒有了!可否請林老師將『目標』讀書會,最後的精髓十一個問答,提供給我,以便讓充實自己不足的部份。」柯廠長提出請求。
「好的!你可以參考『目標』十一問,以及看『目標』學管理一系列的文章。
Blogger的網址~

新浪博客的網址~
看『目標』學工廠管理,不能沒道理!(第十八篇)
看『目標』學工廠管理,不能沒道理!(第十七篇)
看『目標』學工廠管理,不能沒道理!(第十二篇)
看『目標』學工廠管理,不能沒道理!(第九篇)


重修於桃園家中
12/14/2019
(初版寫於新竹科學園區03/04/2015)

後記 :

本文是作者挑戰眾多管理者內心深沉的傳統思維,本篇挑戰的是『員工看愈多的書籍,就一定可以學習更多的知識與技巧!』,許多主管,尤其是人資主管過份強調"多讀書"的成效,或認為"讀書會"幫助員工的學習,殊不知主管如果沒有嚴肅看待此舉,將無助於部門績效,反而糊塗走一遭,浪費公司資源與時間而已。
另外,作者也將分享如何帶領部屬導讀『目標』的過程與原則,提供讀者參考學習。


另一個方便閱讀的網頁: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06 看醒悟學供應鏈管理學習到了沒

一年的 TOC 學習即將結束,如果你無法在短短的 30 分鐘之內,使用" TOC 的語言"將『醒悟』書中 〝 供應鏈管理 〞 的演進說得流暢的話,必須承認自己的不足,看清自己尚未完全踏入 高德拉特 博士 TOC 『醒悟』的世界! TOC 的"觀念"難以被一般人所接受,無法進一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