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< 續前篇 - 第一部份
>>
八、缺料根源於『時間』的浪費
「什麼原因造成『缺料』呢?」林老師問。
「品質出問題!」學員答。
「撇開供應商以及我們生產、運輸上的『異常』狀況,還會『缺料』嗎?」林老師問。
「不會!」學員隨便亂答。
「是嗎?那為何之前客戶有100的訂單,你們答單是以正常情況下為前提,再去檢查料況,最後只答單80,這不算『缺料』嗎?」林老師問。
「那是因為我們庫存準備不夠!」學員答。
「庫存不夠只是現象,庫存為什麼會不夠呢?」林老師問。
「因為市場突然需求增加!」學員答。
「市場本來就會有變動,你們可以怪罪市場的需求突然變化嗎?難道你們物料管理系統沒有考慮市場變動嗎?安全庫存不也存在你們的系統嗎?」林老師一連串的疑問。
「…………」學員沉默了。
林老師打出以下的投影片,然後說:
「這是教科書所傳授的傳統物料管理模式。」
林老師又打出以下的第二張投影片,繼續說:
「一開始,我們為了應付市場的不確定,必須先備一定數量的『初始庫存量』,它是我們預估下一輪補貨到來之前,可能會被使用掉的貨量,因為事先考慮安全庫存,因此補貨來之前,也不至於被用光光!了解『初始庫存量』的作用了嗎?」林老師問。
「了解了!」學員回答。
「接著這個關鍵組件從最高點開始耗用了。」林老師一邊展示以下投影片,一邊說明。
「一直消耗到某個庫存水位時,這一點稱之為『再訂購點』,採購人員就發出一張訂購單給供應商,供應商收到訂單就開始生產,按照談好的交期,經過一段時間之後交貨。而我們下的訂單數量是初始庫存量與此刻庫存水位的差異。了解嗎?」林老師邊展示以下投影片,邊說明。
「了解!」學員回答。
「供應商交貨,也就是我們收貨之前,這顆關鍵組件繼續被消耗,不至於被耗用光光,大約剩餘到當初預估的最低水位時,剛剛好供應商的貨進來,檢驗入庫之後,補足數量接近高水位,這樣的庫存變化不斷重複。有疑問嗎?」林老師依續展示二張投影片來說明。
「沒有!」學員回答。
「我們從上一次供應商到貨時間點,一直到下一批到貨的時間點,這二個時間點之間稱為『補貨時間』,補貨時間包含二個部分:第一個部分一是我們自己發訂單所需要的時間,第二個部分是屬於供應商所需的時間。理解了嗎?」林老師指著投影片補充說明。
「了解!」學員回答。
林老師打出以下的投影片後,引導學員進到下一章節。
「你們知道缺料是如何發生嗎?同樣的情況,倉庫的初始庫存量逐漸被耗用。」林老師繼續展示另一張投影片說明:
「持續耗用到『再訂購點』的時候………」
林老師暫停數秒在展示以下投影片,然後說:
「……突然市場超級熱銷,需求非常大,請看這條紅色線的斜率變化!」林老師指著紅色線說明。
林老師又展示另一張投影片,說:
「當供應商還在生產期間,突然市場的變化,物料消耗量超出想像,手上存貨用光,供應商的貨依然沒到,缺貨就這樣發生了。懂了嗎?」林老師指著紅色二字-缺貨。
「懂了!」學員回答。
「真的嗎?請問造成缺貨的原因是什麼?」林老師質疑學員是否完全理解其中的邏輯。
「市場需求突然地增加!」有學員搶答回答。
「這是原因嗎?市場需求會變高或變低是正常的現象?還是異常現象?」林老師反問。
「正常的現象!」學員小聲回答。
「那我們就不應該把『正常現象』列入『原因』的黑名單當中。可惜長久以來,經營不好的工廠都會怪罪市場的變化無常,實務上都會指責業務人員或客戶對市場的預估不準確,才會造成營運不佳,其實是自己有問題。可以理解嗎?」林老師解說。
「理解!」
「還沒告訴我,根據投影片,造成缺貨的原因是什麼?」林老師繼續追問。
「…………」再一次,學員眼睜睜地看著同一張投影片(如下),卻都沉默無語。
「你們不要想得太複雜,答案就在投影片當中,看到了嗎?」林老師鼓勵學員加油。
「…………」依然是一陣沉靜,學員真的沒轍了。
「你們不要想得太複雜,答案就在投影片當中,看到了嗎?」林老師鼓勵學員加油。
「…………」依然是一陣沉靜,學員真的沒轍了。
「你們看缺貨的那一段時間(綠色圈圈)是不是被『浪費』掉了?」林老師一邊打出以下投影片,一邊給學員答案,可是學員還是一副充滿疑惑的表情。
「更清楚的解釋:整段『補貨時間』中,如果可以『省下』缺貨的那一段時間,基本上就不會發生缺料了,理解嗎?」林老師繼續詮釋〝時間的浪費〞在那裏?
「怎麼節省?」學員不懂。
「補貨時間分二段,哪二段?」林老師引導學員。
「發訂單所需時間,以及供應商所需時間。」有學員回答。
「發訂單所需時間是誰在掌控的?」林老師問。
「我們自己!」有學員回答。
「供應商所需時間是誰在掌控的?」
「供應商!」有學員回答。
「如果要『省』時間,哪一段的時間比較容易?」林老師提出關鍵問題。
「供應商所需時間!」學員很肯定的回答。
「你的意思是說:把供應商的交期砍一半是很容易的一件事,是嗎?」
「很難!一、二次的急單請他們提早進貨還可以,天天提早不可能的!」另一學員回答。
「所以『省』哪一段的時間比較容易啊?」林老師笑著問。
「自己的發訂單所需時間!」學員終於知道了。
「要如何『省』自己的發訂單所需時間呢?」林老師再問。
「早一點下訂單就可以了!」
林老師打出以下投影片,指著藍色圓點說:
「沒錯!早一點下訂單!」
「假設缺料造成生產線停線三天,如果時光倒流,身為採購人員的你,如何重新來過?」林老師提出模擬狀況測試學員。
「早知如此,那就提早三天發出訂單即可!」有學員回答。
「非常好!你把浪費掉的三天都『省』下來,缺料就消失了!」林老師笑著答。
「老師,如果我連一秒鐘都不想浪費掉,我要如何做呢?」學員有認真思考。
「好問題!大家認為應該如何做呢?」林老師翻問其他學員。
「……材料被領出倉庫的當下,馬上發訂單給供應商!」學員答
「是的!不過實務上不太可能這樣做,只要縮短原來發訂單的時間,而且『固定』時間發出訂單。」林老師補充。
「老師,何謂『固定』時間?」學員提問。
「舉例:過去下單是久久才下一次,現在改『固定』每二週發訂單一次,而且『固定』週五下班前發訂單。例子聽懂了嗎?」林老師舉例說明。
「懂了!」學員答。
「以我們進行的模擬活動為例,每四周發一次訂單,如果要降低缺貨的風險,應該採取什麼改善行動?」林老師問。
「改成二周發一次訂單!」學員回答。
「很好!你們懂了,我們先完成第一輪,接著再縮短發出訂單所需時間的方式進行第二輪。」
「好的!」學員答。
林老師的解說告一段落後,回到模擬活動,並公布最後48~52周的市場實際需求量,各組學員計算好數據,也發出當年度最後一張訂單給供應商。
整個模擬的結果,A組的二項績效指標:(1)累計庫存1062 個 (2) 缺料數量3 個
詳細資料如下表統計:
同時,另外一組也統計他們的成績:(1)累計庫存1309個 (2) 缺料數量0 個,如下表:
「這二組的績效表現哪一組比較好?」林老師提問。
「A組庫存比較低,但是發生缺料,應該另一組比較好!」有一位學員回答。
「其實哪一組表現不是重點,運作方式的正確性才是我們關心的,方法都錯了,比來比去有意義嗎?」
「沒有!」學員搖頭說。
「讓我們以新的行動方案:『不要浪費發訂單所需的時間』重新跑一次,好嗎?」
「好的!」學員此刻蓄勢待發,期望新方法有極大的改善結果。
九、改善行動會有改善嗎?
休息十五分鐘,等所有人就定位後,林老師說:
「還記得老闆用那二個績效指標來考核你們的表現?」
「累計庫存數量、缺料數量!」學員一起回答。
「很好!開始進行第二輪的模擬之前,請問第一輪與第二輪差異的地方,在於我們加了一項改善措施,是………?」林老師等學員回答。
「縮短發訂單所需要的時間!」有學員搶答。
「是的!原來四周下單一次,新的方案是每二周下單一次,而且要如何發訂單?」林老師又問另一項實務應用上很重要的細節。
「『固定』時間發訂單!」一位認真的學員回答。
「你好棒!準備好了嗎?」
「好了!」
「第一、二周市場實際需求個別都是4、3個。」林老師公布數字之後,大家開始計算並填數字到統計表中,A組的結果如下:
「請下訂購單給供應商!」林老師下完第二種指令,讓各組開時討論,其中A組下了10個給供應商,如下表的二個數字:
同樣步驟,到了第8周,A組得出以下的數字:
來到26周的,A組的結果如下表。
此時,林老師暫停模擬活動,然後問學員:
「相較於第一輪有何不一樣的地方或感覺?」
「對於缺料狀況的應變能力比較好!」有一組學員反應。
「有嗎?當發現快要缺料了,這時你發訂單出去,供應商的交期完全沒變喔!對方依然四周後才能交貨啊!等貨到了,你已經缺料一屁股了,不是嗎?應變能力有變好嗎?」林老師必須讓學員了解其中的簡單概念。
「應該說以前四周下單一次,所以每四周進一批貨,現在每二周下單一次,所以二周進貨一批。以前如果缺貨,要等四周才能解除缺貨危機,現在二周就可以解除了。」有一學員慢條斯理地補充說明。
「你太棒了!所以每二周下單一次的採購人員比較輕鬆呢?還是每四周下單一次的方式比較輕鬆?」老師有問。
「心理層面來說,二周下單一次比較不緊張。但是一個月內多發出一次訂單,成本就增加了!」有一學員回答。
「喔?成本增加在哪裡呢?」老師反問。
「多發一次訂單,採購與進貨流程多跑一次工;多一次運輸,運費也增加了。」學員答。
「真的嗎?公司會因為你或相關流程的作業人員多跑一次流程,然後多付出一筆錢人事費用嗎?」。
「不會!但運輸費用要多付給供應商!」學員舉證。
「真的嗎?同一家供應商,我們發給他的材料有許多不同料號,之前一趟車只送一種料號,現在將多種不同的料號併在一趟車來運送,一個月下來,推估運輸總趟數前後差異不大,運輸費用會增加嗎?」林老師舉出實務應用的例子。
「不會!」學員點頭同意。
「還有其他不一樣的地方或感覺嗎?」林老師鍥而不捨地追問。
「………」學員靜默無語。
「果真缺料,你希望供應商提前入料,把四周後才能進貨的訂單提前四周交貨、或是把二周後才能進貨的訂單提前二周交貨,這二者之中,何者比較容易提早進貨?」林老師補充另一種實務上會遇到的困境。
「當然是二周後進貨的訂單比較容易追進來!」學員答。
「很好!還有不一樣感覺嗎?」林老師最後又問。
「每一次下單量可以比較少!」學員答。
「喔!為什麼?」
「因為每二周就進料一次,之前要考慮八周的補貨時間內所消耗的數量,現在只要考慮六周的補貨時間。」學員答。
「相差二周的數量,所以訂購的數量可以減多少?」林老師再問。
「不一定喔!還是要根據市場的需求狀況而定。」學員答。
「是根據『過去實際』還是『預估未來六周』的需求狀況呢?」林老師必須挖出學員背後的假設基礎。
「『預估未來六周』的需求!」學員答。
「所以你們是用『預估』的方式來下訂單,準不準呢?」林老師問。
「還好吧!基本上我們是利用過去的市場實際需求,加上一些緩衝或自己的判斷去『預估』未來六周的需求!」學員答。
「以這樣的邏輯,你們認為『預估未來八周』與『預估未來六周』會有多大的差異?」林老師問。
「大家各憑本事!有人差很多,有人差不多,看起來沒有一套共同的準則!」學員答。
「所以有人還是會『預估過少』而發生缺料,另外也會有人『預估過多』而釀成呆滯庫存,對嗎?」林老師問。
「對!」
「既然如此,你們期待我們從四周縮短成二周的改善行動會有多大效果呢?」林老師提出另一項關鍵概念。
「…………」學員無法理解箇中道理,因此無法回答。
十、改善行動為何效果微不足道
林老師繼續進行第二輪的下半段,這會兒第二輪已接近尾聲,A組的二項績效指標:(1)累計庫存1157個 (2) 缺料數量0個,A組雖然沒缺料,累計庫存量反而增加一些,資料如下:
「哪一組發生缺料?」林老師問。
沒人舉手,林老師再問:
「哪一組的累計庫存比第一輪的數量少?」
結果有三組舉手。林老師繼續問:
「減少25%以上的請舉手?」
沒有任何一組舉手,成績最好的一組是減少23%,而且這組的第一輪成績實在慘不忍睹,相對之下,進步幅度相較於其他幾組,當然大很多了。
「為什麼我們已經把『補貨時間的浪費』降低了,可是改善的效果卻不如預期呢?有人可以告訴我原因嗎?」林老師問。
「因為我們預估不夠準確!」
「預估可以很準確嗎?」林老師開始挑戰人們深沉的錯誤觀念。
「可以啊!有許多大學的碩士、博士論文,經常發表『高準確率的市場預估』數學模組。」
「你敢用嗎?」
「不敢!」
「為什麼?」
「因為還是會有預估不準確的機率發生,只要一次預估不準,就會讓企業損失慘重的!」
「可見只要是用『預估』的方式,就等同於用『猜』的,只要用猜的,遲早會猜錯,同意這樣的邏輯嗎?」林老師逐漸導引學員得出另一項新的行動方案。
「同意!」
「那麼我們可以不要用『猜』的嗎?」
「老師是說:我們不要用預估的方式嗎?」學員確認老師的意思。
「現實當中,再也找不到比『預估』更不準的數字!乾脆丟了它!」林老師語氣肯定地說明。
「這很難吧!?」學員深度懷疑。
「為什麼?」
「採購單位一定要有業務單位提供的市場預估數字,不然不敢買料,未來買太多、買太少的責任歸屬,必須要有預估數字當證物,不然會被老闆K死!」學員提出現實殘酷的一面。
「對啊!大部分的客戶也會提供未來幾個月的市場預估需求給他的供應商,當供應商沒有及時供貨或製造過多存貨時,客戶也必須根據預估數字釐清責任歸屬,不然他的老闆怪罪下來,他也吃不消!」另一學員以客戶立場補充在實務上執行的障礙。
「大家發現了沒?整條供應鏈中分屬客戶與供應商角色的所有成員,其實都不贊成拋棄『預估』的方式。」林老師語帶淒涼地說。
「是啊!」學生附和,其實他們內心也是無法放棄預估的傳統方式。
「明知預估數字一定不準,卻仍執意用這不準確的預估數字。可見這一、二十年來,業界領導者所受的毒害有多深,而他們所帶領的部屬也跟著被汙染了!」林老師有點感慨,未來導正觀念之路必定非常地艱鉅。
「………」學員們又是一陣沉默。
「第二輪的成績不如預期的根源,來自於我們持續使用『不準確的預估』,雖然節省了發訂單所需時間,依舊無法提升經營的績效!如果不再使用預估、也不去猜測未來市場需求,你們會如何作業呢?」林老師提出問題讓學員討論。
經過十分鐘的熱烈討論,某一組學員說:
「我們根據歷史資料!」
「你們從歷史資料想要獲得什麼資訊?」林老師質疑。
「市場需求的趨勢!」學員答。
「很好!那麼你們要如何從歷史資料配合市場的趨勢,然後轉換成發給供應商的訂單數量呢?」林老師質疑。
「我們在下訂單的當周,會根據過去三個月12周的實際需求量,先計算出平均數μ及標準差σ,利用公式(6μ+3σ)當作未來6周的總需求量,總需求量扣除在庫的數量,再扣除在途訂單的數量,得出來的數量就是當周應該發給供應商的訂單數量。」這個學員的統計能力很強。
「其他小組有不同的作法嗎?」林老師問。
接著各組都發表自己的見解與計算方法,只要有任何加進自己個人的猜測意圖,皆被林老師給指正。不過各組的基本邏輯都相同,不同意見的疑問歸納有三:
1. 為什麼只用過去三個月的資料?而且統計學規定有效樣本數不能少於30組。
2. 為什麼取3倍的標準差,2倍不行嗎?
3. 這樣不是每次發訂單之前都要根據過去三個月的資料,重新計算總需求量嗎?
此刻,林老師開始做總結:
「各組的計算公式其實都可以使用的,只要公式來源的基本假設不違反『不能預估』或『不能猜測』的原則都可以。但是哪一組的公式比較有效呢?我認為『愈複雜的問題,唯有用愈簡單的方法才有效!』你們認為自己發明的公式簡單嗎?」
「每一次下訂單之前,就得重算一次總需求量,再從總需求量進一步算出訂單量,的確有些複雜!」學員承認公式過於複雜。
「那就計算一次就好了,只要一開始決定總需求量就好,TOC的文獻稱它為『初始庫存量』,這名詞曾在之前的投影片展示過,至於使用三個月、六個月或一年的歷史資料都無妨,端看這個產業在市場的產品生命週期長或短,生命週期愈長,使用愈長的歷史資料愈準,生命週期短,只能用近期的歷史資料。以上說明,大家有疑問嗎?」林老師問。
「有!初始庫存量計算出來後,如何配合『市場需求的趨勢』發出訂單呢?」所有學員共同的疑問。
「那就完完全全、百分之百地跟隨市場的趨勢走啊!」林老師很輕鬆地回答。
「老師可以舉實例嗎?」
「例如,我們一個月下單一次,一月份的1~4周實際耗用各別是4、2、1、6個,一月底採購要下訂單給供應商,因為要完完全全、百分之百地跟隨市場的趨勢,而市場也確確實實、不多不少地耗用掉4、2、1、6個,加起來市場總耗用了13個,所以我們就下訂單13個給供應商。知道這樣的操作模式了嗎?」林老師很輕鬆地回答。
「知道了!」
「接下來,要進行第三輪的模擬,這一輪只要採取第二個改善行動:放棄『預估』即可,我們依然維持第一輪的採購模式,每四周下訂單一次,先不要縮短『發訂單所需要的時間』。這一輪要讓大家享受一趟TOC顛覆傳統的洗禮,準備好了嗎?」林老師很輕鬆地回答。
「準備好了!」學員期待第三輪模擬的到來。
課程進行到此,大部份學員已經打開心房,願意挑戰自己長年以來深藏在心底、自認理所當然的觀念,學員們彷彿走入另一個未知的世界,這一路走來很辛苦,內心不斷地掙扎,林老師知道這群學員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,因為正確的新觀念能被『聽懂』,也能被『接受』,但並不代表這個人『會改變』。
<< 待續 >>
寫於桃園自家
05/15/2015
後記 :
本文是作者新開發之「供應鏈管理共識課程」,本文內容寫的是預先猜想老師與學員將會在課堂中如何地互動。本篇為第二部份,在模擬情境找出供應鏈問題的根源,在導入第一個改善行動方案沒成功之後,又找出另一個根深蒂固、深植於心的的錯誤觀念,不畏層層障礙,再次提出行動方案。
TOC簡單的觀念,卻因為太簡單,以至於許多『思想複雜的人士』無法理解簡單的道理,反而藉用自己既存的複雜見解去詮釋TOC的簡單概念,作者曾親眼見識高階主管,其觀念並未真的改變,卻宣稱自己實務上是應用TOC手法,此等『披著羊皮的狼』、『掛羊頭,賣狗肉』的行徑,令人婉惜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