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8月16日 星期五

第十五篇  觀念與工具,應該先導入哪一個?


一、那一個"改善概念"先行導入
「林老師,上次邀請藍課長來展示TOC的執行效果,他們執行24小時緊盯瓶頸站】都半年了,效果也如此地驚人,那麼為何沒有看到執行【工單的限制投單】的成果報告呢?」有位學生提出前一次研討會的疑惑。
「很好的問題,藍課長為何只報告近半年24小時緊盯瓶頸站】提升85%的產能,而後續沒有繼續執行【工單的限制投單】的改善概念,甚至還有【流線化生產方式】的改善概念,你們認為理由為何?」林老師打以下投影片,展示上回藍課長案例的最終成果。

「應該還沒開始執行吧?」有位學生不太有把握地回答。
「是的,確實還沒開始執行。難道不能同時並行24小時緊盯瓶頸站】【工單的限制投單】以及【流線化生產方式】的改善概念嗎?」林老師反問。
………….」學生們進入長考,林老師也不希望太早給答案。
「是否有人可以提供實際的TOC輔導案例來研討?」林老師等待片刻無人回應之後,徵求TOC輔導的實際案例。

二、S-DBR先行,真的好嗎?
過了休息時段,其中一位學生舉手說:
「就以我任職公司的金屬加工廠為例吧!工廠主要以生產電腦金屬外殼為主,廠內有射出、冲切、研磨、CNC、皮膜、補土、噴塗以及外觀檢驗等製程,擁有相當多且繁複的製程,再加上少量多樣的市場型態,當時我們運營地相當辛苦,持續好幾年呈現虧損狀態,於是我們決定邀請一群外部TOC顧問們進廠輔導。」
該學生停頓了片刻,觀察其他人是否有問題,然後繼續說:
「首先,顧問們進場的第一件事,針對專案成員推出一系列的TOC知識教育訓練課程,包含未來的戰略戰術解說。之後由製造副總擔任專案推動的指揮官,成員有廠長、經理、課長以及主要的執行幕僚,每一位專案成員都必須按照TOC顧問的指示去做,遇到人員的阻礙或執行停滯不前,製造副總即刻出面糾正。
接著繼續說:
「在前期的TOC教育訓練中,我們也確實找到製程的瓶頸-噴塗製程,因為該製程不良多,回流重工品也多,又有膜厚的限制,產出數量既少又不穩定….等等問題。
該學生停了一下,整理思緒之後說:
「然後,TOC顧問們陸續進駐工廠,開始的第一天,就卯足全力投入【工單的限制投單】,而且他們不只是"概念"而已,而是真的使用"資訊軟體工具", TOC的資訊顧問緊密地與我們資訊人員合作,二方人馬快速整合內外資訊系統的不匹配,另一方面生產顧問指定廠長與生管人員將產品分類別,並決定各類別之出貨緩衝,短短不到二個月的時間之內,"S-DBR"軟體就快速上線運作了,製造副總與生管人員早已成立戰情室等候,S-DBR系統上線的第一天就開始建立投單日期的紀律文化。
「執行成效應該很卓著才是!」林老師打斷該學生並提問。
「是的!成效非常好,既有過早投單的工單被凍結,然後慢慢消化,新的訂單又嚴守投單日期,三、四個月內在製品就下降一半以上了,而且現場的工單變少之後,製程間的物流比以前快許多,交期準確率也提高了,不過之後交期準確率不知什麼緣故就沒再進步了,當時我們推測應該是採取的措施有所疏漏才會如此。」該學生回答。
「喔~交期準確率並未達到預期的績效,S-DBR上線的前後,你們製造副總或者廠長做的事情有何差異嗎?」林老師繼續問。
「有差異,製造副總在S-DBR上線之後,都待在戰情室嚴格監控生管人員的投單,廠長則是每天一大早打開電腦螢幕所顯示的"滲透率"紅黃綠燈狀況,召集每一個製程的組長來說明所要採取的行動對策,每天都跟很緊的!」該學生回答。
S-DBR還沒上線之前,廠長怎麼做?」林老師又提問。
「因為沒有"滲透率"紅黃綠燈的輔助,每天一樣召集所有製程的組長來,逐一向每一製程的組長拷問,通常組長們對問題,以及行動對策的解釋都含糊不清。」該學生回答。
「廠長的行為以及跟催進度的做法,前後有差異嗎?我指的是S-DBR上線前後比較。」林老師再問。
「廠長每次開會,還是按順序一個一個製程問,遇到不滿意處,就大罵組長一頓。這種情境前後沒有差異!」該學生回答。
「各製程的組長回答問題時, S-DBR上線前後比較有差異嗎?」林老師再問。
「好像也沒差異,一樣含糊不清!」該學生回答。
「但是廠長手上多了什麼輔助工具可以應用?」林老師反問。
「"S-DBR"系統!」該學生回答。
「廠長多了判斷"每一個製程"生產優先順序的工具,讓他更加能夠盯著"每一個製程"的進度,最終TOC輔導的結果如何?」林老師提問。
「進行到下半年,在製品依然維持在穩定水平,有時會因品質問題而多投一些數量,至於交期準確率還是維持在前半年的最佳表現,一直突破不了,與TOC顧問一年合約期滿時,製造副總決定不再續約了。」該學生回答。
「你們的TOC輔導專案到底成功了沒?」林老師又問。
「這一年"有效產出財務報表"初期三四個月顯示虧損快速縮小,之後還是持續虧損,傳統財報績效除了出現一次持平,其他月份虧損依舊高高低低,不過製造副總向上級報告時,卻也能夠避重就輕說:"這產業改善沒那麼容易,一年時間太短,但是虧損減少,交期變短也變準,庫存金額也減少。"」該學生敘說往事
「所以對外宣稱TOC輔導成功了?」林老師繼續問。
「公司上下也只能這麼宣稱,不然以當時虧損狀況,額外投入了巨額輔導費卻沒有效果的話,一群人會被砍頭,包括製造副總。」該學生笑著答。
「為何引進了【工單的限制投單】改善概念的S-DBR"系統,卻還是挽救不了你們公司的虧損呢?」林老師又問。
「在輔導後期,TOC顧問曾經與製造副總坐下來檢討,顧問們的結論是交期變準確也變短了,即使沒有預期那麼好,而整體庫存,尤其在製品降了一半以上,虧損也縮小了,就結果來看是成功的,最終交期沒有明顯進步,是因為我們自己內部技術問題,除了噴塗技術水準不穩定之外,也有來自前端製程的作業品質所影響,這類有關技術的專業問題,不是輔導顧問能夠插手的。」該學生補充回答。
至此,該名學生已完整地陳述當年引進TOC的實際過程,林老師也引導出一些後續研討的關鍵重點了。

三、TOC觀念先行,S-DBR工具在後,更佳!
林老師提出以下研討主題,讓學生們進行小組討論:
「如果讓你們輔導這家金屬加工廠的話,原TOC輔導顧問們的進行方式,與我們研討會一直以來所學的內容,有那些差異呢?你們將如何重新規劃進行的方式呢?
接著就是一陣鬧哄哄的討論聲,學生們即刻進入TOC輔導顧問的角色,各個來真的!

「首先,我們對這一間工廠的TOC導入手法做了解析,導入長達一年之後,從廠長的行為表現來檢視,導入TOC前後廠長都維持一樣的態度-"每一個製程都很重要"以及"每一個製程都要盯",可以推測各製程組長應該"上行下效",廠長怎麼管,他們就怎麼回應,廠長每一個製程都管,組長們做好自己的事,各管各的就可以了,完全忽視"工廠整體的績效決定在瓶頸站"以及"局部改善的總和不等於整體的改善"的TOC主要觀念,無法置信導入TOC一年的工廠,依然存在著如此嚴重【個人效率的迷失】的氛圍!徒有TOC之名卻無TOC之實,難道這群顧問儼然以為引進了"S-DBR"工具就代表TOC的全部?果真讓人百思不得其解!」該組學生代表故意愁眉深鎖地說,台下學生們忍不住笑出來,學生代表繼續說:
「然而我們確信顧問們已經傳達了TOC應有的觀念以及知識,甚至不乏工具手法的應用呢!」

該組學生代表再次環視台下片刻,說:
「那麼為什麼廠長與組長們依然存在強烈的【個人效率的迷失】呢?我們這組爭議了很久,最終認為外部顧問忽視了二個重要的關鍵
1. 課程的內容不夠"震撼",沒有"說服力",可能廠長有聽但是沒聽進去,依然堅守傳統觀念。
2. 課程中即使接受TOC觀念了,現場輔導期間如果沒有隨侍在旁,及時給予糾正行為的話,很快又被打回原形,無法養成習慣的。
而前者(1.)是一開始的教育訓練沒抓到重點,後者(2.)則是實際現場輔導時,沒有特別強調行為改變的重要性。誰應該負起(1.)與(2.)的責任呢?

「都應該是TOC顧問的責任。」台下別組學生答。
「後者是工廠內部管理者的責任。」又有另一學生持不同意見答。

該組學生代表等台下再無答案後,繼續說:
「我們認為:如果邀請外部顧問來輔導,那麼二者都應該是TOC顧問的責任。如果工廠自己推動TOC改革,那麼主導的高階管理者必須是TOC高手,而且二者都是他的責任。

該組學生代表繼續說:
「基於過去輔導這間工廠的慘痛經驗,我們重新改變TOC導入的邏輯:
1. 先舉辦"TOC觀念改變"的震撼教育,而且有別於傳統學習TOC新知識的課程。
2. 現場輔導以"專注在瓶頸製程"的行為導正為重心,並且以消除"每一個製程都要管"的心態為主,重點在於24小時緊盯瓶頸站】的改善概念。
至於【工單的限制投單】改善概念的S-DBR"系統是否可以引進,只要已經做了、或者正在進行1.以及2.項,那麼"S-DBR"系統平行導入也行的,另外【流線化的生產方式】是否有做,或者做到何種程度,端看現有資源的到位情況即可,不必急著一開始就進行。

該組學生代表停頓一下,又繼續說:
「然而我們沒聽過有什麼"令人震撼"的TOC課程,過去上完TOC相關課程之後的感覺不是"很驚訝","有系統"、"具邏輯性"以及"快速有效的方法"……等,幾乎沒有人被震撼到"承認自己一直以來的觀念都是大錯特錯!",認清24小時緊盯瓶頸站】才能確保工廠整體的績效,不應該管理到每一個地方都很忙碌才對。

該組學生代表接著說:
「一旦管理者在課程中被震撼到承認自己的觀念錯了之後,那麼到現場輔導過程中,只要出現"每一個地方都要管"的行為時,顧問糾正他,他都會欣然接受的。可惜,我們看過現場幹部不少對TOC做法的執行不力,甚至與輔導顧問爭執不下的場面屢見不鮮,通常爭執的內容脫離不了二人理念的不同,"爭執不斷"再再顯示TOC教育訓練課程不到位所帶來的後遺症,"爭執不斷"不是在於知識的不足,而是觀念的不到位喔!

最後,該組學生代表做結論:
TOC之所以偉大,除了有令人驚艷的系統思考、問題分析與解決,以及衝突管理….等不勝枚舉的工具手法之外,更有異於一般傳統的不同觀念,二者皆能協助企業整體績效的提昇,若以這一間金屬加工廠的案例而言,"TOC觀念"先行,"S-DBR工具"在後的話,效果應該更快、更大!以上是我們小組的結論,謝謝大家!

四、恍然大悟
在附近的便利商店裡,提供金屬加工廠研討案例的學生吹著冷氣,獨自喝著咖啡,心中激盪不已,過去十多年來,一直"很不情願"地承認邀請外部顧問所推動的TOC改革是失敗的,今天的研討結論,總算"心甘情願"地承認自己的失敗了,原來"沒有TOC精神或文化"的工廠,就等於沒有推動TOC改革一般。難怪林老師寧願花半年改變課長的管理行為,等到24小時緊盯瓶頸站】的文化形成,跳躍式的85%瓶頸產能自然水到渠成,而後續應用【工單的限制投單】的改善概念也就沒什麼困難了。

另外,在對街的一間咖啡廳裡,林老師也同樣回憶著今天案例的研討過程,他的心中不經浮現出一個疑問:當年的顧問們,現在的TOC能力應該成長不少了吧?!
我不知道他們如何衡量自己的成長,但我自己的衡量標準是:
一、我的"TOC工具手法越學越多"呢?
二、或是我感覺"TOC觀念越來越簡單"呢?
三、還是我"越來越覺得TOC觀念的強大"呢?

林老師自問自答:「答案只有一個!十多年來,我越來越覺得TOC觀念的強大,當我越專注在觀念的應用之後,應用工具手法的機會就越來越少,也越來越簡單,然而效果卻更好!

於桃園家中
08/16/2019
後記 :
本文改編自十多年前某間工廠導入TOC真實案例,文中釐清第十二篇短文結尾的問題,實踐TOC『目標』內容的三個改善概念時,三者的優先順序真的有那麼重要嗎?
文章最後,作者也檢視自己多年來在TOC能力的增長,至於您呢?
一、TOC工具手法越學越多?
二、TOC觀念越來越簡單?
三、越來越覺得TOC觀念的強大?


另一個方便閱讀的網頁: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06 看醒悟學供應鏈管理學習到了沒

一年的 TOC 學習即將結束,如果你無法在短短的 30 分鐘之內,使用" TOC 的語言"將『醒悟』書中 〝 供應鏈管理 〞 的演進說得流暢的話,必須承認自己的不足,看清自己尚未完全踏入 高德拉特 博士 TOC 『醒悟』的世界! TOC 的"觀念"難以被一般人所接受,無法進一...